一家不起眼的牛肉汤小店,以一句“暗号”悄然间温暖着一座城市。看似微小的举动,却折射着人性中最质朴的温情,也为这座城市谱写着触人心弦的乐章。( 详情阅读: )
老板刘宾宾的质朴,一如他所经营的这间不大的店铺,没有华丽的店名,只有朴实的“传统古法牛肉汤”门头。
但推门而入的熟客都知道,这里的“里子”更动人——当生活暂时困顿的人低声说出那句约定俗成的“暗号”,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汤便会默默端上桌,不收费用,不问缘由,不留痕迹。
这隐秘的助人方式,给予着善意,也保护着自尊。
看到陌生的受助者在店内大快朵颐后默默离开,在角落观望的刘宾宾无比欣慰,他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前曾经落魄的自己,也被如此温暖相待过。
此刻的他,正用一碗碗免费牛肉汤接棒十年前那位陌生面馆老板对自己的善意,让温暖持续不断地传递下去。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善意,拥有着拓宽无限可能的力量。
为外卖小哥“悄悄加量”的举动,或许可以让一名疲惫的骑手感受到被尊重,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下一单客户;一名受助者或许会因为当下的这碗牛肉汤而燃起坚持下去的力量,在未来回应以社会同样的善意。
善良是一种珍贵的品质,每一次善意叠加,都让社会暖流持续涌动。
在新区,类似刘宾宾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沿江街道川府饭局江湖菜的老板吕凯坚持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冷饮;盘城街道残疾人农疗基地的杨琳琳参与公益事业21年;大厂街道江苏三和建设有限公司职员程娜默默助学贫困生十余年……
这些暖心故事如同散落的星光,汇聚成一条温暖的河流,诉说着“让善意传递”的深刻命题。
“能帮到人我就开心,我希望带动更多人传递温暖。”刘宾宾这番质朴的表达,却最让人动容,善意从来不是功利性的互助,而是不求回报的付出。
当刘宾宾的“暗号”不再是新鲜事,甚至成为城市气质的一部分;当吕凯店门前的“爱心冰柜”也逐渐成为夏日街头的“标配”,其实,善意早已被刻入城市肌理,共同铸成了城市深刻内核。
无数个日夜,陌生的街头,那些被“暗号”保护的尊严,那些被牛肉汤温暖的夜晚,或许都会悄悄改变着许多人的人生。
文 | 林涛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