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工作中的刘飞。项目部供图

在推进交通强国的建设中,有这样一位用十五年时光书写奋斗传奇的筑路者——刘飞。1986年出生的他,是广西永柳高速公路项目总承包部二分部执行经理、高级工程师。从技术“小白”到独当一面的行业精英,他用汗水浇筑成长,以担当诠释责任,在7个铁路、公路项目建设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也凭借出色表现收获“融安工匠”“柳州工匠”等荣誉,成为新时代基建人的标杆。​

2008年,初入职场的刘飞便一头扎进施工一线。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将“工地是最好的课堂,问题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信条。每天扛着沉重的测量仪器翻山越岭,白天在施工现场细致测量,夜晚伏案整理数据、钻研图纸。遇到难题,他虚心向同事请教,并认真记录在“施工问题笔记”中。这份持之以恒的执着,让他从基础工作中积累了扎实经验,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2023年,他凭借在基层岗位上的深耕与钻研,荣获“融安工匠”称号,这份荣誉是对他扎根一线、默默付出的最好褒奖。​

2016年,在一个市域铁路项目担任技术部部长的刘飞,遭遇了沿海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难题。桩基深度长、数量多、桩径大,施工难度堪称“地狱级别”。为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他开启“超长待机”模式,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严格把控每道工序,与各部门密切沟通调度。连续多日坚守施工现场,累到嗓子沙哑仍不肯休息。凭借这股拼劲,他不仅保证每根桩基质量合格,还将工期提前一个多月,为项目顺利推进立下汗马功劳。这次攻坚克难的经历,也为他后续的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1年,投身广西永柳高速公路建设的刘飞,面临山区高风险、工期紧、任务重的严峻挑战。他选择吃住在工地,详细踏勘现场,规划便道、建设场站,每天拨打百余通电话,奔走于各个工点。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管段内路桥隧施工有序推进,永柳高速项目部在2024年斩获“9个第一”的佳绩,被业主赞誉为“铁军”。同年,他因在永柳高速项目中的卓越贡献,荣获“柳州工匠”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带领团队创造辉煌成绩的认可。

工作中,刘飞始终保持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敏锐度。2018年,他大胆创新,打破传统高速公路箱梁预制施工工法,研发出流水化施工生产工艺,大幅缩短了箱梁预制周期;2019年,他带领团队创新盖梁骨架整体加工及安装技术,探索出新型桥梁盖梁顶部施工安全临边防护装置,在公司多个项目推广应用。此外,他主持发表的QC课题多次获奖,主责撰写的施工工法荣获中国铁路总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河南省工程建设省级工法,用创新成果推动行业发展。

作为项目负责人,刘飞不仅专注于项目精细化管理,更积极践行“传帮带、干中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他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公司与前辈的帮助,因此在带徒过程中,不仅传授专业技能,更以自身的工作热情感染年轻同事,教导他们热爱工作、严谨认真。十余年间,他为公司培养了16名技术主管、3名工程部部长,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十五年栉风沐雨,刘飞以大地为卷,以汗水为墨,用测量仪器丈量责任,用混凝土浇筑匠心。他与无数筑路人一起,将工匠精神镌刻在祖国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基建人的担当与荣光。而“融安工匠”“柳州工匠”等荣誉,更是他奋斗路上闪耀的勋章,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基建事业,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张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