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岸,绿意渐浓。4月21日,松原市宁江区2025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在松花江沿岸开启。宁江区各级党员干部160余人参与活动,历时3小时完成了1公顷(约15亩)滩涂地的绿化任务,共栽植耐寒抗涝的“109柳”1600棵,为松花江岸线构筑起一道兼具生态防护与景观功能的绿色长廊。

本次植树区域位于松花江沿岸,面积约1公顷。宁江区林业局根据地形、土壤及水文条件,选定“109柳”为主要树种。该树种由省林科院定向培育,具有根系发达、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单株年固碳量可达80公斤,密植模式下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1公顷种植1600棵,密度是常规造林的1.5倍,这是经过科学测算的优化方案。”区林业局副局长王铁松在现场讲解,“‘109柳’根系横向扩展能力强,密植可快速形成网状固土结构,3年内地表径流减少量预计提升40%。”他同时展示智能终端上的土壤墒情数据,显示该区域地下水位和养分条件完全满足高密度种植需求。

植树现场,林业局技术团队全程指导,采用“定点打桩—规范挖坑—智能监测”标准化流程。为确保新植林带成活率,宁江区林业局启动“三防一保”机制:成立10人专项养护组,配备土壤墒情传感器和智能灌溉设备,防范干旱与病虫害。

“年年都会参与义务植树活动,这对我们共产党员来说不仅是一项光荣的义务,更是对母亲河的一种回馈,看着自己前两年种下的那片树已经绿意盎然,心里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相当爆棚,今天目标是30棵。”区委宣传部的党员干部王诗墨指着远处的人工林对记者表示。

江风轻扬,新栽的柳苗成排挺立,与波光粼粼的松花江相映成景。这片1公顷的“生态试验田”,不仅承载着守护母亲河的使命,更为宁江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蓝图写下生动注解。(潘春风)

来源:宁江区委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