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邯郸市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青石板上似乎回响着蔺相如回车避让的谦逊,薄雾中仿佛可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英姿。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纵跨人民路与丛台路两大主干道,是邯郸历史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要窗口,更是3000年历史文化的缩影,已成为邯郸市集文化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全新地标,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如何服务好游客,让游客舒心游、安心游?今年以来,邯郸市公安局丛台分局立足工作实际,创新推出旅游警务工作机制,将警务工作融入千年文化,嵌入文旅地图坐标,打造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这条记录着3000年盛景的历史轴线,在丛台公安机关的守护下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浸润,警务工作添底蕴
“各位游客,当前景区已是人山人海、项背相望、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请大家眼观六路。在众目睽睽之下,可千万别摔个四脚朝天,引得众人驻足围观哟。”浩如烟海的成语典故是邯郸作为成语之都最具特色的资源,也成为清明小长假期间执勤民警独特的“语言库”。
“民警的提醒都是成语,比普通的‘注意安全’有趣多了,还特别有文化,我们爱听!”来自河南的游客张阿姨对着民警连声夸赞。
走进邯郸道警务室里的“将相和”调解室,文化墙上的内容是负荆请罪的典故,被民警巧妙地用在调解工作中。
4月4日,开奶茶店的李女士与摊贩王大爷因摊位区域归属吵了起来。民警把他们带到了调解室。
“门口这块地儿是公用的。小李,你把牌子往里挪半米;老王,你把小箱子往边上移半米,这样双方都不碍事。你瞧斜对面就是回车巷,天天受这段佳话的熏陶,你们可不能因为一米之地伤了和气。”最终,在邯郸道警务室负责人张和平的劝说下,李女士与王大爷握手言和。
“在民警们眼中,‘将相和’不仅是历史典故,更是‘枫桥经验’的体现。”张和平说,“我们将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运用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智慧赋能,指挥调度更精准
“邯郸道警务室,情指中心呼叫,南区入口火锅店门口疑似发生纠纷,请马上到位核实情况。”4月6日,邯郸道警务室接到情指中心信息通报。5分钟后,执勤民警抵达现场,原来是游客因为吃饭占座引发纠纷。民警辅警联合饭店经营者一同劝说,双方当场和解。
丛台分局搭建了“智能预警、先行研判、精准调度”智慧警务平台。针对不同类型警情,平台自动预警,调度一线执勤民警及时处置警情,保障了辖区的安全稳定。
立体巡防,安全保障全方位
针对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特点,丛台分局推动静态瞭望哨与动态巡逻互补,视频巡逻与警力巡逻对接,公安民警与景区保安协同,实现全方位防控。他们每天根据各景区活动时间,制定勤务执行方案,实行“警务跟着客流走”模式,科学设置“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统筹建设快速反应点12个,同时发动景区保安、商户、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治安联防。
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丛台分局将机关警力下沉一线,包联定岗,提升了景区的见警率、管事率。同时,民警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逻,对人员密集区域进行空中人流监测,全方位守护游客安全。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郭学良
稿件来源:人民公安报、邯郸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