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新闻,禁止“洋垃圾”进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2021年以来,我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不仅有效遏制了“洋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还促进国内再生资源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近年来,青岛海关以“科技+制度”双轮驱动,构建“源头管控+口岸监管+后续查核+打击走私”全链条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国门卫士的使命担当。近日,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对一票进口牛骨粒进行机检查验时发现货物包装不规则,密度不一致,存在伪瞒报风险,随即转人工查验。
洋垃圾(资料图)
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垃圾处理厂”,进口了大量的洋垃圾,我们帮助西方国家处理垃圾,甚至还要给人家钱...但是在当时,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我们严重的缺乏工业原材料,所以只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量的进口可以用作工业原材料的固体废物,而与之相伴的就是屡禁不止的“洋垃圾”走私,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垃圾出口国之一,产生的垃圾数量是中国的两倍之多,美国将大量垃圾和废物出口到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一方面,垃圾出口可以帮助美国减少垃圾处理成本。将垃圾出口到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家更是美国的主要垃圾出口对象,其处理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可以节约美国国内的垃圾处理费用。另一方面,垃圾出口也能带来一些经济利益。垃圾出口可以创造出口收入,同时还能促进国际贸易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接收垃圾的同时,也会将其中有价值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
中国曾经是全球塑料垃圾的最大接收国,每年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进口数百万吨的废弃塑料,占全球塑料垃圾进口量的近一半。这些塑料垃圾主要由中国的民间回收企业进行分类、清洗、加工,再转化为再生塑料或制成新的塑料制品,为中国的塑料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进口的塑料垃圾中,有很多是低质量、混杂、污染的,难以回收利用,只能被填埋或焚烧,造成土壤、水源、空气的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
塑料污染(资料图)
国内处理这些洋垃圾的方式,也异常建单粗暴,即通过工人的双手,一件件分类,各种各样的垃圾,有的是沾满病菌的医疗器械,有的是用过的卫生巾乃至强腐蚀性的液体,很多工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日以夜继地工作,还甚至还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不少人为此染上各种疾病。而大量没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堆积如山,或者直接露天焚烧,各种有毒物质渗入土壤和水体中,掺杂在人们日常呼吸的空气里,无数中国人,在这种不公平的“垃圾贸易”中,长年累月地忍受着无比恶劣的生存环境。
与此同时,塑料污染已成为一个紧迫的全球问题,但当前缺乏对全球塑料产业的全面分析。国际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4月发布了一篇论文,研究人员按从原料到废物管理处置的整个供应链中每种塑料类型进行细分,揭示了2022年全球塑料的生产、使用和弃置等流动情况和存量状况,绘制了全球塑料贸易图谱。该论文称,全球的塑料回收率一直停滞在较低水平,回收率在9%左右。此外,2022年生产的4亿吨塑料中,只有不到3800万吨产自回收材料,再生材料占比9.5%。
垃圾处理(资料图)
其实说白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严重,废弃物多其实并非是因为本身产生的多,而是美西方国家大量转移的结果。中国一直以来都十分反对将废弃物转嫁给没有相关提取技术的国家,因为这样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还会导致大量的废弃物无法处理。从表面上来看,将废弃物转嫁出去的国家保持了“面子上”的好看,可实际上对全球的环境保护反而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