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由中国教师报、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贵阳市新世界学校承办,天学网·数字化教学研究院、教育部“双名计划”刘波名师工作室协办的“数字化赋能精准教学课例展示与素养导向的中考命题研究”研讨活动在贵阳市新世界学校举行。

来自北京、江苏、云南、贵州等地的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教研员齐聚,现场参会教师850人。活动还通过教师报、天学网视频号,课改中国行(英语)线上平台同步进行全国直播,直播观看人数高达1.5万人,观看人次2.6万。本次活动围绕课堂观察、专家指导、专家报告、案例分享、课改沙龙等多元形式展开研讨,共探新时代数字化赋能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领导致辞:聚焦教育数字化与区域协同

活动开幕式上,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刘贵新指出,教育部等九部门近期下发推进教育数字化意见,强调数字赋能推动教育整体性变革。本次活动正是落实该精神的实践探索。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亚红表示,四省五地联动是跨区域协同的延续,将为初中英语测评改革和教育改革注入活力,期待以数字化为纽带探讨核心素养落地命题策略。


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英语教研员秦林丽提出,教育发展需教师坚守创新,以数字化素养导向撬动高质量教育未来,此次活动旨在聚智谋发展。


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英语)项目主任罗健强调,课改是时代命题,作为国家级教育媒体,推动课改政策落地、提供理念方法支撑是责任所在。


课例展示: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创新

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初中室副主任、初中英语教研员秦英阐释活动主题后,课例展示环节开启。


贵阳市新世界学校教师罗想执教被动语态复习课,以 “三维动态语法观” 为框架,结合贵州特色文化创设真实语境,让语法学习生动高效。南通市海门区三厂初级中学教师陆曙薇的阅读课以 “主题意义探究” 为主线,通过情节预测、角色心理分析等活动,挖掘文本文化内涵与人性思考,打破传统逐句解析模式。昆明市龙盘区师大实验昆明湖中学李舒婷的写作课以 “美食” 为切入点,链接学生生活经验,通过与Deepseek平台互动,引导学生在表达美食喜好的同时融入家乡文化。安顺市平坝区红湖中学李莉华的试卷讲评课聚焦 “错题归因” 与 “策略迁移”,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错题、设计变式训练,以学生为主体,为考试评价改革提供新思路。





专家引领:高屋建瓴指引教学改革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程晓堂点评课例时指出,教学设计核心在于真实性问题创设,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以提升核心素养。其《“双减” 背景下英语考试与测评改革的思考》报告,分享开放性试题、跨学科整合等 “以考促学” 策略,兼具理论高度与落地性。



数字化案例分享:技术助力教育教学革新

贵阳市新世界学校初中部教学副校长向鹏分享《数字化赋能:贵阳校本实践的教育革新之路》,介绍 AI 智能批改、虚拟情境课堂等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与精准辅导。 贵阳市第十七中学教研组长吴晓燕聚焦《数字化赋能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践》,分享 AI 辅助写作批改等创新模式。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亚红、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英语教研员秦林丽、黔东南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英语教研员佘莉分别围绕核心素养评价趋势、高阶思维阅读理解命题、真实情境命题实践等主题分享经验。






课改沙龙:区域联动共绘课改蓝图

活动最后,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亚红,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秦林丽,教育部“双名计划”刘波名师工作室刘波,贵阳市第十七中学周燕,贵阳市英语学科基地肖海燕,贵阳市乐洋名教师工作室乐洋,贵阳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工作站宋洁莹、罗亚丽,贵阳市中天中学王非和贵阳市第十八中学杨欣,围绕 “核心素养落地”“跨区域协作” 等议题展开 “课改沙龙”,共绘课改蓝图。







左右滑动查看

此次研讨会作为跨区域教育协同的重要实践,通过区域联动机制推动教育改革,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抓手,通过数字赋能与核心素养落地双轮驱动,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