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连云港“三位一体”完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
在大竹园村新落成的连云港首个乡村书店———桃源书房内,市民王女士正带着孩子体验亲子手工课,窗外的自然景致与书页翻动声相映成趣。“这里的1万册藏书让我有了充分的选择自由,同时还能带孩子读绘本、做手工、品尝特色茶饮,这样的阅读空间真正走进了我们心里。”王女士的感慨,正是连云港全民阅读工程深入人心的生动注脚。
自2023年获评省级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以来,连云港通过阵地建设、活动创新、数智赋能,“三位一体”持续完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据统计,全市已建成68个小镇书房、30家城市书房,改造提升70%农家书屋,形成县、乡、村三级公共阅读网络。
作为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羊山岛海岛书房早已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它的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延伸文化服务触角、推动文旅融合的有力实践,也是连云港分层建设阅读阵地的创新实践。今年,该市将以“基层—城市—景区”的分层化建设思路,推进阅读空间建设。在基层,重点做好小镇书房和中心村农家书屋建设,整合资源强化区域中心书房的枢纽功能,依托中心书房完成图书流转和阅读志愿服务供给;在城市,重点推进阅读空间产业化建设,做好新华书店系统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指导做好新华夜校、新华研学、AI自习室等项目;在景区,推进阅读新空间建设,做好首个乡村书店(大竹园村)的开馆和后期运营,推动花果山景区的特色书店建设,重点改造提升两家海岛书房。
“没想到旧书还能换新书,5折优惠让我把期盼已久的《诗词里的中国》这本书买到手了!”4月20日上午,在第十三届连云港全民阅读活动现场,市民张先生用自己的旧书现场换取“兑换券”,并买到了新华书店的5折图书,而两张及以上“兑换券”还可兑换文创产品、饮品等。这背后,折射的是新华书店和部分民营书店的积极转型,使之成为融合休闲、旅游、自习的综合空间和活动阵地。而针对基层阅读活动供需错位和质量问题,今年,连云港计划建立“公益项目库+志愿奖补”机制,优化县区统筹、社会参与、基层共享的基层阅读服务模式;同时将持续做好以“花果山读书汇”为主题的阅读联盟建设,针对各个阶层、各年龄段推出有效阅读活动,让书香借助这些春风般的项目吹到每个角落。
“最近电视剧《北上》热播,我正在收听原著呢!”市民李女士戴着耳机,一边拿出手机点出市图书馆的官号,一边指了指右下角的“数字资源”专栏———在这一专栏,就能轻松搜到“新语听书”听书界面,合计5万小时、18万集的(公图版)有声书资源成为众多市民的“心头好”,此举也正是连云港推进数字智能赋能全民阅读的生动注脚。据市全民阅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连云港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在数字阅读等方面深化与喜马拉骓、中文在线等在线阅读平台合作。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在运行的BRT沿线66个站台和168个公交车站,也均配备了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等车即阅读”的创新场景正在进一步深入市民和游客的心中。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连云港市全民阅读办负责人表示,随着《2025年全民阅读重点工作计划》的推进,该市将持续深化“15分钟阅读圈”建设,推动全民阅读从“设施覆盖”向“服务提质”转型,让书香真正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底色。(张晨晨张霞)
来源: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