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2025年世界地球日的全球宣传主题为“我们的能源,我们的地球”(Our Energy, Our Planet),旨在呼吁全球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并设定到2030年将全球清洁电力产量增加两倍的目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明确活动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本次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引领大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志愿服务事业,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要求,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号召下,结合“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和“大学生在行动”生态环境科普活动,重庆交通大学联合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重庆市生态环境科普联盟开展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世界地球日生态环境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2025年4月22日,在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重庆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环境给排教工党支部书记杨延梅教授的指导下,重庆交通大学的“绿色天使”志愿者们(绿色天使:传播生态环保知识,践行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的积极向上的青年)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和海棠溪街道开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生态环境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中,“绿色天使”志愿者们向过往师生和居民们发放了 “海洋蓝碳”“碳达峰 碳中和 我们在行动”“护好大水、喝好小水”宣传册和 “重庆市市民低碳公约”“市民低碳生活内涵” “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宣传单等科普宣传资料千余份。
此次“世界地球日”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生态环境科普知识宣讲得到了师生和社区居民们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活动普及了海洋蓝碳的概念及其对气候变化的缓解作用、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目标与实现路径、节水行为规范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公众对低碳环保的关注,推动了低碳生活和绿色环保行为的积极践行;与此同时,志愿者们的志愿服务精神、生态环境科普实践能力也获得了提升。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主要有:付圻、杨思楠、彭琳、徐渊、李欣宇、张根桥、谢天谊、何茂正等。
供稿:重庆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