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特朗普近日表示希望俄乌本周达成协议,同时宣称若谈判无进展将放弃斡旋。这一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使本就复杂的俄乌局势增添更多变数。



特朗普(资料图)

回溯2024年总统选举期间,特朗普作为候选人便多次声称,当选后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这一极具吸引力的承诺,在当时引发诸多猜测与讨论。成功上台后,特朗普政府以慕尼黑安全会议为契机,迅速对美国的乌克兰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积极投身于斡旋俄乌冲突之中,还制定了“百日停战计划”,其行动之迅速、态度之积极,一度让国际社会对冲突的解决燃起希望。

然而,现实的发展远超出预期。美欧乌三方会谈于巴黎举行,这场被寄予厚望的会谈最终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各方在关键问题上分歧明显,停火的具体条件、乌方矿产协议等,均成为难以调和的矛盾点。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宣布,乌美签署了关于矿产协议的备忘录,确定工作框架并表达签署协议意愿,特朗普也宣布本月24号将正式签署该协议。但此前,泽连斯基与特朗普曾因这份协议在白宫发生激烈争吵,特朗普甚至一度暂停对乌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足见双方在该问题上矛盾之深。而泽连斯基后续的道歉以及愿意“在美国领导下”推动停火并签署协议的表态,显示出其态度的巨大转变。



泽连斯基(资料图)

在俄乌停火问题上,泽连斯基的态度同样经历了180度大转弯。他公开宣布将全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泽连斯基给出的理由是,俄罗斯无法完全占领乌克兰,乌克兰自身也缺乏解除俄方占领的实力,所以外交途径成为必然选择。但不可忽视的是,美国方面的压力起到了关键作用。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指责,以及暂停对乌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让在俄乌战场本就处于劣势的乌军处境更加艰难,迫使泽连斯基不得不松动和谈态度。此前泽连斯基划出的两条停火“红线”,即不承认俄罗斯占领领土主权、不削减军队规模,既未得到俄罗斯认可,也被特朗普政府视为拖延和谈的表现,令急于解决冲突的特朗普政府大为不满。

俄罗斯方面,一直以来虽对和谈持开放态度,但在关键问题上立场坚定。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曾表示,若欧洲效仿美国“撒手不管”,不介入俄乌冲突,俄罗斯将能够更快自行解决问题。这显示出俄罗斯在应对冲突时的自主性以及对外部干涉的态度。在领土问题上,俄罗斯已实际控制部分区域,这是其在谈判桌上的重要筹码,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对于北约东扩相关问题,俄罗斯更是极为敏感,坚决避免自身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复活节期间俄军停火30小时,这一举动或许是向特朗普释放的积极信号,试图推动谈判进程,稳住美国在斡旋中的态度。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威胁放弃斡旋,背后有着多重目的。一方面,这是对乌克兰的警告。若泽连斯基政府不按美国方案行事,不如期签署“矿产协议”或结束冲突,美国可能不再保护乌克兰,任由其在战场上承受俄罗斯的打击。另一方面,也是对俄罗斯的施压。俄罗斯虽在战场上占据一定优势,但也希望结束冲突,实现和平。若美国不再积极推动停火,战争持续下去并非俄罗斯愿意看到的局面。

此外,从美国自身战略角度出发,特朗普的最终目标包括让美国从乌克兰问题中尽快脱身,在收回投资并获取重大回报的前提下,向东转移部分在欧洲的军事资源;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避免同时树敌过多,毕竟以美国当前实力,难以同时应对多个大国对手;推动俄罗斯和欧洲形成新的对立局面,甚至将乌克兰打造成类似“朝鲜半岛”的对峙态势,使俄欧既无法修好,又不致大打出手将美国拖入战争,美国便可坐收渔翁之利。然而,这些目标实现起来困难重重。若解决乌克兰问题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影响美国整体战略布局,以特朗普的行事风格,确实有可能选择“硬抽身”,放弃斡旋。

当前,俄乌局势依旧扑朔迷离。特朗普的态度和行动,泽连斯基的艰难抉择,俄罗斯的坚定立场,都将深刻影响未来局势走向。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各方动态,期待这场持续已久的冲突能够早日迎来和平曙光,实现地区的稳定与安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