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敷在脸上的是精华,没想到可能是“细菌”。
很多人买面膜的时候,最先看的就是评论区和销量,而太便宜的东西,其实也是不敢买的。
可有时候,贵的东西真不一定就是好的。
价钱不菲的“宫廷面膜”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面膜都是女性会使用的东西,不过在现在的生活中,其实使用面膜已经无关性别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而在买面膜的时候,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它们的“原料和功能”。
比如说补水面膜、美白面膜,或者是抗皱面膜,不同的面膜是会有不同的功效的,而很多商家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使用最多的词就是“草本制作”,纯天然不含任何激素,不伤皮肤等。
而这,也是很多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在网上,有一款宣称自己是“宫廷秘方”的面膜,销量是非常好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个面膜的销量就已经非常高了。
最重要的是,在该评论区里面,基本上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好评,而且还有人对效果进行点评,认为这个面膜使用之后非常好。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买东西的时候,参考别人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而网购也是如此,当一个东西好评很多的时候,那么肯定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信任的。
可是,却有消费者举报这个产品,而北京昌平警方在接到举报之后,便立刻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就连相关的店铺也进行了“查封”,而央视也将此事曝光了。
信息来源:小央视频
所谓的“宫廷秘方”,看起来非常的高大上,给人一种是在专业工厂生产出来的感觉,可实际上,这个面膜是在一个环境脏乱差的家庭作坊里面生产出来的。
没有卫生许可证,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有的仅仅只是被随意扔在地上的面膜和面霜等护肤品,以及一些非常简单的制作工具。
也就是说,这就是典型的“三无产品”。
一般来说,要是一个东西厂家明知道是三无产品的话,那么他们的成本就是非常低的,售价相对来说也会低一点,因为他们要的是“以量取胜”。
可是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这些三无产品的面膜,定价却一点都不低,甚至和其他产品比起来还会稍微高一点,可能一支水乳就能卖到几百元的价格。
这个价钱,已经和一些国际大牌的价钱持平了。
很多人看到这么贵的价钱,第一反应并不是这东西有问题,而是既然卖的这么贵,那么肯定是有道理的。
正因如此,这款面膜的销量才会非常高,可是当看到它的制作现场之后,却是非常恶心的。
信息来源:光明网
制作现场令人作呕
2024年8月,北京昌平的警方接到举报之后,查封了一家售卖“三无面膜”的小作坊。
而这个面膜的制作商王某,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工厂,而是直接在福建福州的家里面进行面膜的“自制”。
在到了王某家中的时候,警方就看到了非常多追制作面膜所需要的一些原料和仪器,而这些东西,就这么被随便的堆放在家里面。
在一个房间里面,放了非常多的箱子,这里面装的,全部都是制作面膜,或者是其它护肤品所需要用到的东西。
可以说,这个生产作坊是非常简陋的,至于生产环境,更是不敢恭维了。
在一些研磨工具的旁边,全部都爬满了蟑螂,看上去是非常恶心的。
要知道,这些工具和原料都是用来制造面膜的,是人们往脸上使用的,平时可能看见蟑螂都害怕,但没想到花钱买回来的东西竟然是有蟑螂爬过的。
这一点,估计让很多买过的消费者都“破防”了。
毋庸置疑,这种生产条件明显是不合格的。
除了制作条件不合格之外,生产出来的东西,也是不合格的。
刚开始警方调查的时候,王某一口咬死,说自己生产的化妆品原材料都是中草药,对人们的身体是没有伤害的。
王某的意思,就是自己的产品是无毒无害的,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经过专业机构的检验发现,在王某生产出来的这些面膜中,是存在着重金属超标的情况的,其中重金属汞和砷的含量都是明显超标的。
要是长期接触含汞的化妆品,那么是有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炎的,而砷元素超标的化妆品,长期使用,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诱发皮肤癌。
不仅如此,这些产品竟然还含有国家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的一些激素,而这里面的霉菌、病菌等,也全部都是超标的。
也就是说,王某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都是不合格的,而且使用时间长了,甚至有可能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除了产品不合格之外,就连生产产品的人,也是不合格的。
“宫廷秘方”当噱头
在我们的认知中,既然是从事化妆品行业的,那么最起码是应该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的,一些专业的证书也是不能少的。
可是,王某其实对此一概不通。
她本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化妆品行业,更没有任何的知识储备或者是行业经验,只是在网上和书上看到一些关于面膜制作的东西,然后自己购买了一些原材料,便开始自己研磨调制了。
其中的一些比例调配、以及各种东西,都没有任何权威机构的检验。
不仅如此,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赚取到更多的钱,王某在选购原材料的时候,就会特意去选一些价钱最低的,以此来控制她自己的成本。
可这样的东西,不管是安全性还是作用功效,其实都是没有任何保障的,。
早在2017年的时候,王某制作的这些东西,就已经借助电商平台,被销往全国很多的地方了,而销售额高达二十多万。
事实上,在王某生产的这些面膜中,最大的噱头就是“宫廷秘制”。
很多商家在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其实并不是认为这是“三无产品”,反而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牌子,所以便会对这些进行售卖。
可以说,王某在宣传上也是有一把手的,甚至让很多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都信以为真了。
最终,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十个月,缓刑四年,并处罚金20万,涉案商品也全部都下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