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从3月份,美军对胡塞武装发动袭击后,双方也是在红海上展开新一轮交锋。

当时美国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能够轻松战胜胡塞武装,然而战争的进展却出乎了美军的预料,尽管美军多次对胡塞武装发动袭击,可胡塞武装依旧活跃在红海地区。

不仅如此,胡塞武装还对美军舰艇展开袭击,据胡塞武装方面透露,4月21日,为了打击美军双航母,胡塞武装也是发射了数枚导弹以及无人机,并且行动取得成功。



此外,胡塞武装还透露,美军的杜鲁门号航母在袭击下,已经处于停止服役当中。那么美军杜鲁门号航母是否如同胡塞武装所说的那样失去作战能力?

«——【·红海激烈交锋·】——»



美军与胡塞武装之间的交锋,还要从巴以冲突说起,在2023年的时候,随着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新一轮的巴以冲突也就爆发。

就在冲突爆发后,哈马斯为了更好地打击以色列,也是选择向中东武装组织发出求援,一时间,真主党、胡塞武装等组织纷纷响应加入了打击以色列的战线当中。



由于胡塞武装距离以色列较远,因此在打击以色列的同时,胡塞武装也将目光放到了红海上,每当有以色列船只经过的时候,就会遭到来自胡塞武装的打击,而为了防止以色列船只遭受打击,美军也是派出舰艇进行护航。

即使有着美军舰艇的保护,胡塞武装也都是照打不误,甚至就连美军舰艇都未能幸免。眼见胡塞武装如此嚣张,美军也是无法忍受,随即就对胡塞武装展开猛烈打击。



而胡塞武装在遭受到袭击后,随即也是对美军展开反击,就这样,双方之间的交锋,一直到1月份,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而停止。

可这份停止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在3月份的时候,由于胡塞武装宣布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行红海,美方为了支持以色列,也是再次展开了对胡塞武装的袭击,于是新一轮的红海交锋就此爆发。



而且,为了尽可能摧毁胡塞武装力量,美军除了将杜鲁门号航母部署在红海,还将卡尔文森号航母也派往了红海,甚至美国还从国内调派了数架B-2轰炸机部署在印度洋上的美军基地当中,随时展开对胡塞武装的袭击。

本以为,在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下,胡塞武装会认清现实,可胡塞武装态度却十分强硬,不断对美军发动袭击。



眼见胡塞武装态度如此,为了给其一个教训,在4月21日的时候,美军对也门首都萨那以及荷台达省发动了空袭。来自美军的报复并未就此结束,4月23日凌晨,美军又接连3次对也门马里卜省发动了空袭。

面对美军接二连三的空袭,胡塞武装自然是无法接受的,于是在美军袭击的同时,胡塞武装也展开了对美军的袭击。



据胡塞武装方面表示,4月21日的时候,胡塞武装也是利用导弹、无人机对美军两艘航母发动袭击,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功。

除此之外,4月22日晚,胡塞武装发言人也表示胡塞武装利用导弹再次击落了美军一架无人机。而且,除了打击美军外,以色列胡塞武装也没有放过。



而胡塞武装的一系列行动,无疑都释放出来一个信号,那就是,如果美以两国不停止自己手里的行动,胡塞武装将会持续对美以两国进行袭击。

«——【·胡塞武装羞辱美国·】——»



面对胡塞武装的威胁,美军并没有做出对胡塞武装发动地面进攻的行动,此外对于胡塞武装宣称美航母遭袭击消息,美方并未对此做出回应。

眼看美方态度如此,于是胡塞武装直接宣称,当前正在红海活动的杜鲁门号航母,实际上已经停止服役,失去了战斗能力,而美军为了掩盖真实情况,美军也是连忙将卡尔文森号航母派往中东。



只不过由于这是胡塞武装单方面公布的消息,加之美方并未对此作出回应,因此消息的真实性是无法得到证实的。

而此时就有人产生疑问,胡塞武装有打击美航母的实力吗,事实上,对于这个疑问,也不难解释,要知道,胡塞武装只不过是一个武装组织,就算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要想精准打击美航母,无疑也是困难的。



只不过,虽然美方多次证实杜鲁门号航母是完好无损的,可仍旧无法打消人们的怀疑。

还有,在人们看来,美国作为军事强国,居然连一个胡塞武装都无法拿下,这不免让人对美国产生质疑。



事实上,美军在红海局势中的疲软表现,是多重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暴露:一方面,美军的实战能力与战略投入已今非昔比。经历二十年反恐战争消耗后,美军面临装备老化、兵力部署分散等结构性问题。

此次为应对胡塞武装威胁,美军不得不从全球其他战区抽调反导系统增援中东,甚至动用“标准-6”等高端导弹实施精确打击。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战术操作,既凸显其军工产能不足,也暴露出美军难以承受大规模战争消耗的现实困境。



另一方面,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早已转向亚太。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军60%的海军力量、55%的海外驻军已部署至亚太地区。五角大楼评估认为,若在中东启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至少需要重新征召10万预备役人员、新建3个装甲师,这将导致其“对华竞争”战略资源被严重稀释。

更关键的是,美国智库报告指出,胡塞武装背后的伊朗拥有“区域拒止”体系,美军一旦陷入与伊朗的直接冲突,可能重蹈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覆辙——仅前六个月战争开支就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而日均原油价格将飙升至150美元以上,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这种战略困境本质上是美国“霸权透支”的必然结果:在军事上试图维持全球存在,在经济上却无法承担多线作战成本。

正如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所言,胡塞武装这个“中东小强”正在成为检验美国霸权成色的试金石——其久攻不下的僵局,不仅削弱了美元石油体系的信用基础,更让全球目睹了“军事超级大国”的战略脆弱性。

当美军的导弹库存赶不上胡塞武装的无人机产能,当航母战斗群的威慑力抵不过民用商船的改造成本,所谓“美国军事霸权不可挑战”的神话,正在红海的波涛中逐渐褪色。

每日经济新闻——美军凌晨发动3次空袭!美国两艘航空母舰再遭胡塞武装导弹袭击,一架MQ-9无人机被击落



每日经济新闻——最新!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南部及美国航空母舰,内塔尼亚胡称将作出有力回应!美军对也门首都发动空袭

央广网——胡塞武装称美军袭击也门首都已致12人死亡

手机中国网——也门胡塞武装声称对以色列和两艘美国航母展开打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