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记得,家里搬进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的场景?何时领到人生第一张社保卡?成都本地网电话号码什么时候变成8位数?

是否还记得,二环路是哪一天全线建成通车?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那天你又在干什么?人生第一次进大商场时,又是什么心情.......


▲成都二环路快速公交站点

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在时光里定格,一帧帧奋斗的影像在记忆中闪耀.....这是成都大街小巷的烟火人间,是经济澎湃的灯火璀璨,是公园城市的幸福图景,是成都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人诗篇!


▲1993年,成都太升南路自发形成通讯一条街。


▲2020年,大慈寺茶铺,市民正在上网跟朋友聊天。

即日起,《成都市全面小康志》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资料,诚邀您打开记忆,翻出珍藏一起分享那些改变生活的瞬间!

千百年的憧憬变为现实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变为现实。

成都人民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仅从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1978年为340元,2021年跃升至52633元,40余年间增长154.8倍。


▲数据来源:《成都统计年鉴 2011》《成都统计年鉴 2022》

成都人民的小康奋斗历程值得铭记

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全体人民的小康”“奋斗出来的小康”。在这奋进全面小康的伟大进程中,凝聚着成都人民的聪明智慧,浸透着成都人民的辛勤汗水,淬炼了成都人民的奋进精神。

编纂全面小康志是党中央交给地方志机构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2023年,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启动编纂《成都市全面小康志》,该书被列入“中国全面小康志丛书”。《成都市全面小康志》篇幅100余万字,记述上限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下限为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宣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统记述成都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


▲90年代,在锦江边晒太阳的市民


▲2020年,市民在锦江游船喝茶。


▲90年代,大慈寺附近居民聚餐


▲2020年,大邑县丰收节田园长桌宴。


▲小康志征集稿网站版(4.23)1019


▲2021年,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

公开征集这些资料

为全面记录成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记述成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实践,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都经验,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面向社会广泛征集1978年至2021年与成都小康相关的资料。

征集主题

全面征集成都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反映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影像史料、图片、人物、故事和相关线索,展现成都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展现成都人民创新创造、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突出人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征集内容

① 文献史料

反映成都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相关的政策文件、工作报告、统计资料、会议记录、规划方案、代表人物、典型事例等。

基层单位(街道、社区、乡镇、村社、企业、学校、单位等)在小康建设中的典型经验、事迹材料、获奖证书等。

②实物史料

具有时代特色的生产工具、生活学习用品(如小康工作笔记、旧貌新颜对比实物等);与小康建设相关的奖章、奖牌、纪念品、票据、证件等实物。

③ 口述史料

亲历者、见证者关于成都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程的回忆录、访谈记录(如扶贫干部、致富带头人、普通群众等群体的口述资料)。

④影像史料

反映成都市城市发展重要节点以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纪录片、宣传片、新闻报道等视频资料。

⑤图片资料

反映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以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新旧对比照片(如城市发展、城乡融合、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等)、重大活动照片(如重点项目开工、竣工仪式等)、典型人物工作场景照片等。

⑥线索提供

反映在创造美好幸福生活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和典型事例,推荐相关线索,协助编纂团队挖掘重要史料。

征集要求

(一)统一要求

① 所有史料需来源可靠、内容真实,不得虚构、篡改或捏造。

② 提供者须确保史料无版权争议。若涉及他人肖像、隐私或知识产权,需取得授权并提交书面证明。

③ 需注明史料形成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背景等关键信息。

(二)分类要求

① 文献资料

纸质文件:建议提供原件或高清扫描件,字迹清晰可辨。

电子文档:格式为PDF、DOC/DOCX,内容完整无删改。

② 实物史料

提供实物高清照片(多角度拍摄,背景简洁),附尺寸、材质、用途说明。若捐赠原件,可联系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③ 口述史料

音频格式:包括WAV、MIDI、CDA、MP3、MP3Pro、Audible、VOC、AU、AIFF、Amiga、MAC、AAC、OGG、RealAudio等。

视频格式:MP4、AVI、MOV、WMV、MKV、FLV、WEBM、MPEG、ASF、RMVB等。

需注明受访者姓名、身份、采访时间及地点。

④ 影像史料

内容主题明确,画面稳定,声音清晰,时长超过1分钟者需附关键节点说明。

⑤ 图片

原始图片或翻拍、扫描的均可,黑白、彩色不限,尺寸不限,单幅、组照均可。电子版使用jpg、tif、psd或pdf格式,未经PS处理,单幅作品文件不小于5MB,分辨率300dpi以上,不得对原始画面的内容进行增删。

⑥ 线索提供

描述线索具体信息,包括事件名称、涉及人物、时间范围等,注明线索来源。提供者姓名、联系方式及史料来源(如“XX单位/个人收藏”)。

特别说明

① 鼓励单位和个人自愿捐赠,成都方志馆颁发捐赠证书。

② 为鼓励社会各界力量踊跃参与,重要资料一经采用,将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稿费。

③ 所有资料、线索凡经采用,将在《成都市全面小康志》中注明资料提供单位或个人,并赠送公开出版的《成都市全面小康志》。

④ 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史料,将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⑤ 图片作者或提供者享有署名权,如涉及著作权、版权、肖像权或名誉权等纠纷,责任均由作者或提供者承担。

⑥ 《成都市全面小康志》编纂委员会拥有所征集到的相关资料使用权。

征集时间即日起到2025年12月1日止

提交方式

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提交格式如下:《成都市全面小康志》史料+类型+提供者姓名+联系电话。

联系人:黎老师、方老师

联系电话:15881161996、18113184996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书写成都全面建成小康的城市记忆!

《成都市全面小康志》编辑部

2025年4月

(本文图片由摄影师朱建国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