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4月23日电 (记者王明峰、朱虹)熊猫伙伴在世界,熊猫家园在成都。4月22日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成果发布会在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北湖生态公园隆重举办。发布会现场陆续揭晓了5大奖项和3个特别奖项的最佳及优秀作品获奖名单。
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成果发布现场。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据悉,本次大赛以大熊猫这一独特文化符号为主题,设置“最佳雕塑作品”“最佳视觉设计作品”等5大门类最佳作品奖项,以及“最佳人气作品”等3个特别奖项,吸引了好莱坞精英、红点奖得主等优秀从业者同台竞技,共收到来自全球的1.3万余件参赛作品,活动网络总投票数突破616万,充分展示了熊猫文化的吸引力。大熊猫这一黑白分明、简约纯粹的形象,也在创作者们无限灵感中得到了突破与发扬。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熊猫赤竹侠》代表“桌子创意”参加本次大赛,相关创作者曾参与制作今年最火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成都可可豆动画历任执行导演、制片统筹等职位,拥有国际化视野和近十年创意创作经验。
来自海外的参赛者们则在科幻创意类别与绘画类别中表现出色:James Cann Boynton的《谢谢 Bear》和Yasmine Mandil的《赛博萌宝熊猫》被选入最佳科幻创意作品;Benjamin Torres Melendes《PANDA的下午》与Eduardo Fonseca《我们从来不孤单》被评为优秀绘画作品。
随着这些精彩纷呈的作品一件件闪现在大屏幕上,获奖者们依次上台领奖,掌声与喝彩声也在观众席中一阵阵响起。
“这次的评选,更让全世界都感到熊猫文化应该有这样一个活动,以凸显全世界对熊猫文化的重视。”本次大赛评审委员会专职主席、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在寄语视频中表示,艺术界早已有许多人以熊猫为题材在开展广泛的创作。
创作者合影。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辜学斌说,本次大赛充分展现了熊猫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见证了现代创新与传统文化在成都的“双向奔赴”。希望以此大赛为契机,携手全球伙伴,将熊猫IP铸造成文明互鉴的“世界语”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共同点亮熊猫艺术的星光。
“大熊猫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它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更是意义深远的文化象征。它体现了中国丰富的自然遗产,也承载着中国源远流长、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代表处代表夏泽瀚在致辞中谈到,“像大熊猫这样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可以跨越国界,促进和平、增进理解,并激励我们共同承担起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
当大赛系列奖项花落各家,成果发布会的另一场重头戏也接踵而至。现场,大赛运营方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文创企业和艺术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在生产端、销售端和消费场景端等环节携手,共同推动文创大赛作品的成果和商品开发、联名合作、展陈融合等发展战略。
各方携手,齐心协力,向着本次大赛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目标务实迈进。未来,围绕大赛优秀作品的市场转化,一部分签约企业将在生产端、销售端、消费场景端进行投入,还有一部分签约企业负责将大赛作品的成果转化纳入自身文创商品开发、联名合作、展陈推广等发展战略中。
近年来,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500亿元、同比增长13.9%,占GDP比重11.65%。2024年,成都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新文创活力指数位居全国之首。2025年,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创下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冠军等诸多历史纪录,也标志着成都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正在塑造成都文创产业的全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