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日前批准了一项与中国的协议,将在两国之间共同建设一条新的跨境铁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之际,蒙古国希望与南部邻国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这条19.5公里长的铁路将使蒙古国增加对中国的煤炭出口。该项目的建设曾被搁置了十多年,但最近几个月获得了新的推进动力。报道称,蒙古国第一副总理卢布桑亚木·干图木尔今年早些时候表示,与中国的政府间协议是“(政府)议程上的首要项目之一”。



奥云额尔登(资料图)

奥云额尔登表示,该铁路是蒙古国政府14大项目中的首个项目,他代表蒙古国政府向为达成协定提供政治支持的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主席阿玛尔巴伊斯格楞等各方表示感谢,对中国政府表示感谢。奥云额尔登介绍,有关铁路项目的讨论始于2004年,2008年以来的17年期间共进行60多轮谈判,蒙古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3项咨询,国家大呼拉尔提出6项建议,政府提出45项决议后才得到最终解决。

一方面这是蒙古国经济战略上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世界范围之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未知风险作出提前规避的反应。如今的社会经济形态极度不稳定,其根本性原因就在于美国霸权主义,在对等关税政策实行推动的前提背景之下,蒙古国为了寻求后续国内经济独立性以及长远性的发展,开始和中方构建起更加全面的合作。对于蒙古国来说,这条铁路的修建能够让蒙古国的煤炭出口有更大的巨大空间。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蒙古国很特殊,刚好被中俄夹在中间儿,这意味着蒙古国要做煤炭生意,最好的选择就是中俄。其中俄罗斯本身就是一个能源出口大国,根本不缺煤炭,蒙古国不可能跑去和俄罗斯谈煤炭生意,这样一来就剩下中国了。而中国恰好是一个能源进口大国,每年都会进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等,于是乎,“中蒙这条跨境铁路就成为该国优先考虑的对象。”



中蒙铁路(资料图)

与此同时,蒙古国近日批准了“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项目,从而对接上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蒙古国这里打通了,中俄之间的这个能源合作大项目有望迎来实质性进展。从此前跟中俄极限拉扯,到这回爽快批准,蒙古国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其转变态度?咱们从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来分析解读这个问题。从经济层面看,“西伯利亚力量2号”过境蒙古国,对其肯定是好处很大。

客观来说,对于当前的蒙古国而言,“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不仅仅是一个能源通道,更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一方面,该项目能为蒙古国带来一份非常可观的过境费收入。蒙古国经济结构单一,财政高度依赖矿产出口。而这条管道每年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意味着蒙古国能获得至少10亿美元的过境费。基本上就等于“躺着”赚钱了。



蒙古国总统(资料图)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一直稳坐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宝座。在2024年,中蒙双边贸易总额达到了190.47亿美元,占据了蒙古同期外贸总额的近70%。其中,蒙古对华出口额为144.06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91.3%。蒙古的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矿产品出口,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之一,自然成为蒙古的主要出口市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