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军事高层人事变动引发全球关注。当地时间4月11日凌晨,美国参议院以60票赞成、25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对退役中将丹·凯恩出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提名。次日,凯恩完成宣誓就职,成为美军新一任“一把手”。这一人事变动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因为其打破了美军多项传统惯例,更因其发生在中美关系复杂敏感的关键节点,而凯恩本人对中美关系的表态,更被外界视为可能影响两国关系走向的重要信号。
特朗普(资料图)
丹·凯恩的履历堪称丰富。1968年出生于纽约州的他,1990年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获经济学学位,后又在美国军事大学取得空战专业硕士学位,并完成哈佛肯尼迪学院等机构的国家安全课程。其军事生涯始于F-16战斗机飞行员,拥有2800小时飞行经验,其中150小时为战斗飞行时长。“9·11”事件发生时,他参与了华盛顿特区上空的防御任务;还曾参与伊拉克冲突,并在2018-2019年担任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打击ISIS的副指挥官。2021年,凯恩晋升为中将,转任中央情报局军事事务副主任,参与多项高度机密的军事项目与行动,2024年12月退役。
此次任命打破了美军多项惯例。其一,前任参联会主席查尔斯·布朗本应在2027年9月完成4年任期,却在2025年2月被特朗普突然解雇;其二,按美军传统,参联会主席通常由在役军官担任,且多从各军种高级将领中选出,而凯恩不仅是退役将领,此前也未晋升为上将,并无退役将领直接担任此职的先例。特朗普此次提名凯恩,被认为带有极强的政治考量。从其过往用人风格看,特朗普更看重下属的忠诚度,凯恩曾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担任总统白宫奖学金委员会顾问,二人早有交集,尤其是2018-2019年凯恩在伊拉克执行反恐任务时与视察前线的特朗普首次直接接触,给后者留下不错印象,这或许是其获得提名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朗普(资料图)
在本月初的提名听证会上,凯恩表示若获批准,将“坚持不参与政治、保持无党派原则,并且敢于讲真话”。但这番言论引发争议,毕竟特朗普在政治上影响力巨大,其任命的军方高层被视为“心腹”,凯恩能否真正保持“无党派”备受质疑。而在中美关系这一敏感问题上,凯恩的表态更是引发关注。他称美国尚未做好与中国进行持久战的准备,应尽可能避免可能发生的冲突,但同时也强调与中国的竞争仍是美国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这一立场与美军部分鹰派将领将中国视为“头号威胁”的观点有所不同,却也未完全摆脱“中国威胁论”的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参议院投票中,有16名民主党参议员倒戈支持凯恩,使得其顺利通过提名。有分析认为,民主党此举或意在通过凯恩制衡特朗普,避免其做出对民主党不利的决策,这也反映出美国政坛内部的复杂博弈。
当前中美关系本就处于紧张状态,两国军事谈判虽在4月初就军事安全领域保持沟通并达成多项共识,但美国国内对华政策存在明显分歧。一方面,凯恩释放出避免冲突的信号;另一方面,美国部分政客如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等依旧奉行强硬对华路线,甚至将中国定义为“唯一步步紧逼的威胁”,妄图阻止中国统一,这种言行严重破坏中美关系稳定。中国国防部早已明确表态,美方将中国视为威胁是严重的战略误判,只会给美方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但对于任何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径,必将坚决予以回击。
从美国自身军事状况看,凯恩提到的美国国防工业基础缺陷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美军事故频发,战机坠毁、军舰误伤自家战机等低级失误不断,反映出其在装备维护、人员训练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此外,美国造船业衰退,仅有1家造船厂维持运营,导致美军舰艇保养维修周期延长,作战能力受到影响。在近期的地区冲突中,美军应对乏力的表现也暴露了其军事体系的诸多漏洞。
美军(资料图)
此次美军一把手换人,尽管凯恩目前表达了对冲突的谨慎态度,但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的惯性思维以及其国内复杂的政治生态,使得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国际社会期待双方保持理性克制,通过平等对话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误判,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但中国也必将保持高度警惕,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中国统一的步伐,若美国执意挑衅,中国必将坚决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