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合打造的猛士M817在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完成全球首秀。这款“含着华为芯片出生”的硬派越野车,不仅是传统军工车企与科技巨头的首次深度联姻,更是中国智能汽车工业在高端越野领域的一次里程碑式突破。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参数丨图片)系统的M817,用“数字肌肉”重新定义了越野车的技术边界。
一、技术解析:华为ADS 4.0的“五大杀手锏”
1. 感知革命:激光雷达阵列构筑“电子鹰眼”
猛士M817搭载的ADS 4.0系统,配备**3颗192线激光雷达+11颗800万像素摄像头+6颗4D毫米波雷达**,形成半径500米的厘米级实时建模能力。相比特斯拉FSD依赖纯视觉方案,华为的“五感融合”系统在雨雾、沙尘等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82%的感知精度。车顶的探照灯式激光雷达阵列,甚至能在夜间穿透300米外的迷雾,堪称越野场景的“透视眼”。
2. 决策进化:类脑神经网络打破“机械逻辑”
ADS 4.0引入**WEWA架构(World Engine & World Action Model)**,通过扩散生成模型模拟百万级极端场景,实现从“人类驾驶经验复制”到“AI自主决策进化”的跨越。例如在重庆8D立交实测中,系统能自主规划3条备选路径,并以28km/h速度完成连续急弯操作。这种能力让M817在面对45°陡坡时,可提前1.2秒预判地形变化,比人类反应快5倍。
3. 安全冗余:五维防护体系打造“移动堡垒”
华为为ADS 4.0设计了双Orin-X芯片+三通道独立供电+主副激光雷达的五层冗余架构,50毫秒内完成故障切换——比人类眨眼快5倍。在130km/h爆胎测试中,XMC数字底盘仍能保持车身稳定,军工级三防标准更让车辆在-40℃至70℃环境下可靠运行。
4. 场景智变:从城市到荒漠的“一键切换”
M817首创5-2-2智慧生态模式:
- 工作日通勤:L4级自动泊车+0.1米级精准操控;
- 周末探险:自动切换9种越野模式(攀岩/沙地/雪原等);
- 长途穿越:军用级续航管理+智能热控系统。
其“越野性能数字沙盘”功能,可将复杂地形转化为可视化数据,新手也能通过AR-HUD掌握专业技巧。
5. 无图智驾:中国式场景的终极答案
ADS4.0彻底抛弃高精地图依赖,通过华为云百万级众包数据实时构建动态路网。在深圳华强北等复杂商圈,系统能识别临时围挡、外卖电动车集群等中国特色场景,响应速度比传统方案快3倍。
二、设计哲学:硬派机甲下的智能美学
1. 雄魂美学2.0:东方醒狮的数字化表达
M817延续猛士家族“止戈为武”设计语言,发光LOGO与十字架构大灯组构成科技图腾。全封闭式进气格栅搭配倒角棱线,既保留军用车的力量感,又凸显新能源身份。车顶激光雷达与探照灯的模块化设计,更将功能性与美学完美融合。
2. 空间革命:从工具到智能移动空间
5米级车身+2.8米轴距,提供6/7座可选。氮气悬架版离地间隙达400mm,配合可升降车顶行李架,满足从都市到荒野的全场景装载需求。车内鸿蒙座舱支持多屏协同,真皮座椅的缝线工艺甚至复刻了军用装备包的设计细节。
三、产业意义:中国智造的“双向奔赴”
1. 技术融合:从“Hi模式”到“军芯智脑”
不同于华为与传统车企的浅层合作,猛士M817采用“天元架构”实现底层数据贯通——华为深度参与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东风则开放军车级底盘数据。这种“双向技术输血”模式,首次在越野车领域建立中国智能技术标准。
2. 市场破局:直面奔驰EQG/Rivian的挑战
在全球电动越野市场年均15%增速的背景下,M817以“智能场景主导”差异化突围。其增程版(1.5T+三/四电机)超1000N·m扭矩,搭配智能差速锁,性能参数已超越奔驰EQG。而华为ADS4.0的L3级商用能力,更让Rivian R1S的L2+系统相形见绌。
四、未来展望:智能越野的“中国方案”
当特斯拉FSD还在为识别中式护栏头疼时,猛士M817已能预判三轮车突然变道。这不是简单的技术超越,而是基于对中国道路场景的深度解构。从重庆魔幻立交到西北荒漠,M817正在书写智能越野的“中国标准”。随着2025年上海车展的正式亮相,这场“数字肌肉”与“机械蛮力”的较量,或将重塑全球越野市场格局。
编辑有话说:
猛士M817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从“技术跟随”到“场景定义”的跃迁。当军工品质遇上华为算力,这场“硬汉与极客”的联姻,不仅是一台车的进化,更是一个时代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