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4 月 23 日,中国乒协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落幕,一场震动体坛的权力交接正式完成:刘国梁辞去主席职务,王励勤全票当选新任主席,马龙、高元义出任副主席。
这场提前两年半的领导层调整,不仅标志着 “刘国梁时代” 的终结,更预示着中国乒乓球将迎来以 “新老交替、技术革新、国际化布局” 为核心的战略转型。
从2003年开始担任主教练到乒乓球主席,刘国梁确实给中国带来了不少荣誉,2003 年挂帅男队主教练,率队实现世乒赛男团五连冠;2013 年升任总教练,带领国乒包揽里约、东京奥运会全部 4 金。
随后在2017年6月20日,刘国梁出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并在2018年12月1日,正式接替蔡振华,当选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
在这7年时间,刘国梁给中国乒乓球做出了不少贡献:
首先是改革成就,2018 年出任乒协主席后,他推动 “扁平化管理”,取消总教练职位;创立 WTT 世界乒联,赛事商业化收入突破 10 亿元;青少年梯队覆盖 31 个省市,00 后选手林诗栋 2025 年登顶世界第一。
但是争议也不断,东京奥运周期,男乒外战胜率下滑至 85%,澳门世界杯男单冠军首次旁落巴西选手雨果,舆论批评 “成绩下滑”“流量化争议”。
甚至一度深陷WTT的争议当中,当时不少球员直言WTT赛事太过于频繁,导致一些球员退赛。
如今正式卸任主席一职,尽管有些争议,但是对于刘国梁而言,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而对于王励勤,这次接棒,也是对他新的考验,此前他一直是担任上海乒羽中心主任,也创造了不少好成绩:2017 年率上海男乒时隔 52 年重夺全运会冠军;2022 年引进樊振东打造 “沪军王朝”;巴黎奥运周期上海运动员获 6 金 4 银 3 铜,创历史最佳战绩。
不仅如此,他推动 “一带一路乒乓球联赛”,将中国模式推向亚非拉市场;主导 “奥运冠军导师制”,由马龙、丁宁等名将带训 00 后选手。
总体而言,刘国梁的卸任是中国体育深化改革的缩影 —— 从姚明提前卸任篮协主席,到刘国梁主动让贤,折射出 “奥运周期责任制” 的顶层设计。
王励勤与马龙的 “老中青” 组合,也将被寄予打破 “行政化管理” 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