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强基固本,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基层党组织既是党的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第一线阵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必须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效能、创新服务路径,以“堡垒”之姿筑牢发展根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一、政治引领“铸魂”,把稳基层治理“方向盘”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和“执行者”。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首要在于筑牢政治根基。近年来,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从乡村振兴到基层治理,无数基层党组织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将政治引领贯穿始终,才能确保基层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二、组织建设“强基”,锻造攻坚克难“先锋队”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既取决于组织体系的严密性,更取决于党员队伍的战斗力。某地农村党支部通过“党员积分制管理”,将理论学习、志愿服务、产业发展等纳入考核,激发党员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全村人均收入增长40%。这一实践揭示:唯有锻造一支“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党员队伍,才能让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三、服务群众“扎根”,搭建党群连心“连心桥”

基层党组织的根基在群众,生命力在服务。某老旧小区改造中,社区党委通过“居民议事厅”收集意见327条,协调解决停车位、绿化等问题46项,将“吐槽大会”变成“共识工程”,让居民满意度从62%提升至98%。这一案例深刻说明:服务群众不是“独角戏”,而是“协奏曲”,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创新驱动“破题”,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面对城乡融合、人口流动等新挑战,基层党组织需打破传统路径依赖,以创新思维破解治理难题。某地工业园区推行“党建+人才驿站”模式,通过党员技术骨干结对帮扶,助力企业攻克关键技术23项,推动园区产值增长18%。此类实践表明: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直面问题的务实举措。

当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战略对基层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基层党组织既要善用“枫桥经验”化解矛盾,也要借力数字技术提升效能,更需在“一老一小”、环境整治等民生领域精准发力,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根基,是团结带领群众的“主心骨”。从脱贫攻坚战场到乡村振兴一线,从疫情防控前沿到社会治理末梢,无数基层党组织正以“铁肩膀”扛起“硬担子”,用“暖服务”赢得“真认同”。新征程上,只要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激发出“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强大能量,必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实践中书写更加坚实的基层答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