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冯靖雯
一个普通人能否凭借一己之力带火一座城?重庆荣昌给出了肯定答案。
不久前,“荣昌卤鹅哥”林江历时八天,跨越五城,多次将荣昌卤鹅投喂给国际网红“甲亢哥”,从而将这一当地美食带火至全世界。“泼天流量”下,荣昌卤鹅产业迎来了“爆单”。五一前后,到荣昌的高铁票大部分是售罄状态。
荣昌,这座重庆最西端、人口仅66万的小城彻底火了。
“卤鹅哥”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网红带火城市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逻辑?
“卤鹅哥”的逆袭之路
49岁的林江,本是荣昌众多创业者中的一员,多年来曾做过快递公司、物业管理,干过代驾、陪驾、装修、餐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各个工种都做过。”
此后,他投身主播行业,拍摄赶集、助农视频,致力于推广家乡的特色农产品虽有爆款,但尚未成为大博主。
三月底,国际网红“甲亢哥”Speed开启中国行,让林江看到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他身着标志性的大花袄,高举荣昌卤鹅,在春熙路拥挤的人群中,奋力挤到“甲亢哥”身旁,用蹩脚的英语高喊:“Speed,Speed,braised goose,eat、eat!”这一幕被记录下来并发布到网络上,迎来了巨大的流量。
此后,林江凭一路跟随着“甲亢哥”的脚步,从重庆到香港、深圳,一直到最后一站长沙,带着烤乳猪、花椒鸡等家乡特色投喂“甲亢哥”。
林江的热情与真诚逐渐被大众看到,相关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单条视频播放量破1.2亿次,相关话题浏览量超5亿次。他的抖音粉丝从16.8万飙升至如今的88万。“卤鹅哥”这个称呼,也在网友们的口口相传中变得家喻户晓。
荣昌卤鹅订单疯涨
“卤鹅哥”投喂“甲亢哥”,让荣昌卤鹅火遍全球,全网曝光度激增40倍。多家线上店铺的卤鹅,已经出现“断货”状态。
荣昌卤鹅到底有多火?
据荣昌商务委相关数据,荣昌区每年卤鹅销量约500万只,店家有300余家。此次全网爆火后,卤鹅线上订单增长105%左右,个别企业订单更是出现“疯长”。
有商家表示,“卤鹅哥”带来的泼天流量,自己从未想过,“我们日均订单都是1000多单,比之前翻了近10倍。”
4月18日晚,林江的首场卤鹅专场直播,吸引近500万网友在线观看。短短3小时,直播间互动点赞量超1000万,成交订单约3万单,总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与此同时,荣昌文旅宠粉屡放大招。
4月17日起,荣昌区所有收费的景区景点免门票。五一来荣昌,全城公交车免费乘坐,停车场免费,所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共市政停车场全部免费开放。
在荣昌的街头、美食摊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在纷纷打卡。不时有志愿者维持秩序,为游客做好解答等服务。
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荣昌区精心筹备美食、旅游、非遗、体育等领域活动。从民俗表演到互动体验,让游客全方位感受荣昌的魅力。
4月23日,12306平台显示,5月1日重庆前往荣昌的十多趟高铁和动车车票已全部售罄,4月30日仅剩两个车次有部分余票。
网红带货城市背后
在各地文旅“卷”出天际的当下,荣昌“卤鹅哥”的走红看似偶然,实则暗含一种朴素的逻辑—真诚才是最好的“引流”方式。
林江身着大红碎花袄,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英语,怀揣着“我想带你看看我的家乡”的质朴想法,辗转五城,只为将荣昌卤鹅等家乡特产,通过“甲亢哥”的直播展示给全世界。
他这股“穷追不舍”的真诚劲儿,深深打动了网友,让大家开始留意起荣昌这座渝西小城。
与“甲亢哥”碰杯时,他会主动压低杯口;甚至自掏腰包请“甲亢哥”吃冰淇淋。面对网友最初的嘲讽与质疑,说他 “厚脸皮”“蹭流量”,他选择默默承受,继续坚持。
在一次次的努力与坚持下,逆袭成全网力挺的“家乡代言人”。这种执着,源于他内心深处的真诚。
荣昌区委、区政府的迅速行动,也为这波流量的转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地政府不仅报销了江哥五城差旅费,奖励10万元,“荣昌卤鹅首席推介官”和“荣昌美食全球推介使”。
“卤鹅哥” 林江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普通人的逆袭传奇,更是网红带货城市的一次成功实践。
去年,湖南怀化同样上演了一场由个体带动城市文旅发展的精彩故事,主角是一位普通的理发师—晓华。凭借按照顾客要求精心设计发型的服务,她被称作 “人民的理发师”。
晓华的爆火,迅速带动了怀化文旅产业的发展。怀化文旅部门迅速抓住这波流量,顺势推出一系列宠粉政策。官方数据显示,晓华走红后的7天内,拉动现场消费超2000万元,拉动全市消费1.2亿元。
对比重庆荣昌的“卤鹅哥”林江,二者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凭借自身的真诚与执着,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在他们走红后,当地政府都迅速行动,积极出台各项政策,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将个人流量转化为城市流量。
就像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这些成功案例都在表明,只要找准特色、用心经营,普通人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书写城市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