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交锋后,美军很快就有了具体行动,其动向依旧集中在两个关键方向,与此同时,解放军增兵南海。那么,美军的举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解放军又会如何应对?

4月20日,一艘菲律宾护卫艇未经中国政府批准,擅自闯入黄岩岛海域。解放军南部战区迅速反应,派出舰艇依法跟踪、警告并驱离该舰,整个过程迅速果断。黄岩岛主权归属问题并无争议,中方早就明确表示该岛及附近海域属于中国固有领土,然而,菲律宾方面一而再、再而三进行所谓的“巡航”或“演习”,实则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



令人关注的是,就在菲律宾军舰非法闯入中国领海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21日,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正式启动。这一时机选择本身就意味深长——看似巧合,实则有预谋。美方显然早已知悉菲律宾方面的动向,甚至可能参与了前期协调,这说明,美军在南海的存在不仅是“演习”,更是有计划的战略推进。

据报道,今年的“肩并肩”军演持续时间长、参演人数多、武器装备升级力度大。9000名美军和5000名菲律宾军人共同参演,澳大利亚、日本、捷克、波兰等国家也以不同形式参与或观摩。这场演习不再局限于美菲双边合作,而是逐步演变为区域性多边军事联动,显然,美国正在以“联合演习”为平台,搭建一个对中国施压的区域军事网络。

而美军这次在演习中引入的新型武器系统,更是引发高度关注,例如“NMESIS”反舰导弹系统首次部署菲律宾,射程覆盖200公里,理论上可以打击南海、巴士海峡一带的水面目标,这一系统机动性强,隐蔽性高,是典型的岸基反舰平台。更重要的是,其部署地点选在吕宋岛北部和巴丹群岛,正好位于台海与南海之间的咽喉地带,这意味着,南海、台海这两个关键方向,被美军以同一系统同时控制、施压。



有分析认为,美军这种布局是标准的“打通南海与台海战场”。未来一旦局势升级,美方只需在巴丹群岛等地部署指挥系统与火力打击平台,便可快速封锁巴士海峡,限制解放军南下或北上。与此同时,美军还会利用这些岛屿开展海上阻击、反登陆等实战演练,为可能的海空作战积累经验。

面对这一系列挑衅,中国并没有退让,而是选择增强自身力量和反制能力。4月20日黄岩岛交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立即展开针对性部署,不仅海军快速行动,空军和火箭军也同步加强战备值守。海南、广西、广东沿海的空军基地进入高度警戒状态,解放军各类战机频繁巡航南海,形成常态化威慑态势。

不仅如此,南部战区还加强了南海岛礁驻军力量。卫星照片显示,自4月中旬以来,永暑礁、美济礁等岛礁基地人员和装备数量明显增加,包括高频雷达系统、防空导弹阵地和海上补给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以“稳中求进”的策略,强化在南海的控制和威慑力。



而且,中国并未因南海紧张局势忽视台海。近期,解放军东部战区同步加强东南沿海部署,福建、浙江方向的远程火箭炮、岸舰导弹、电子侦察设备都进入实战状态,东部战区海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空域组织联合战巡,对“台独”势力形成有力压制。不难看出,这是中方在“南海+台海”双战线的战略应对。

与此同时,国防部也明确强调,任何外部势力企图借所谓演习在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最终都将徒劳。外交部则指出,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化行为,是当前紧张局势的主要原因。中方将坚决捍卫自身领土主权,任何挑衅都将遭到有力回击。

此外,中方一直主张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争端,并提出了“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度化框架。眼下,美国财政困境加剧,政府支出受限。就连北约老盟友都被要求增加军费开支,自费承担美军驻防。菲律宾的军事预算原本就紧张,美军在本地部署高端装备、开设新基地,最终还是要菲律宾自己买单。而一旦南海或台海爆发冲突,美国未必真会为菲律宾“出头”。

说白了,美菲军演更像是一场“政治秀”,既为转移国内矛盾,也为维持盟友体系摇摇欲坠的威信。对中国来说,坚定维护主权与推动合作仍是核心。中方多次强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获得地区国家广泛支持;菲律宾若继续充当美国“马前卒”,不仅无法获得安全感,反而可能引火烧身。美军在菲部署的导弹系统一旦冲突爆发,必将成为首要打击目标,菲本土安全将遭受严重冲击。



总而言之,美菲在南海和台海方向的动作或许将继续,但解放军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无论是在黄岩岛、吕宋岛,还是在台海周边,一旦局势变化,中国有能力、有手段作出快速反应。面对挑衅,中国不会后退;面对压力,中国会更强硬,南海不会乱,台海更不会乱。谁胆敢碰红线,必将自食其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