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璞玉、墩儿、十七和皮皮是北京 30 多只治疗犬中的 5 个成员,它们温顺、耐心、服从性好,几乎能立刻让人感受到快乐和放松。

治疗犬不是工作犬。它们都是家中的宠物宝贝,但同时也经过了专业培训、严格考核与实习。治疗犬每年会参与多次志愿服务,前往特殊机构给老人、孩子等有需要的人群进行辅助的康复训练,缓解精神压力。



治疗犬训练

其中,贵宾犬皮皮已经是 5 年多的老志愿者了,中华田园犬十七是它的徒弟。十七是主人捡来的流浪狗,有被人伤害的创伤记忆,训练过程相对更难。但在细心爱护和培训后也通过了考试,进入了实习期。

这一次,它们从北京西边的家赶来东边通州一隅的乡村自闭症儿童托管中心,穿行了整个城市。

在给孩子们表演“被击毙”时,好像没睡醒的十七险些翻车,大家哄笑一片。在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墩儿、珍珠、璞玉会坐下或躺下来允许孩子抚摸,即使孩子不小心碰到眼睛、踩到爪子,它们也不会应激。下午,它们还会去一所中学参加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活动。


治疗犬与孩子们的互动

2012 年,吴起带领团队建立了国内首个 PFH(Paw for Heal) 治疗犬公益项目。很多年前,他带着自己的哈士奇上电视节目。当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的母亲联系到他后,他才了解到动物疗法。后来,就自己投入学习、总结经验,建立了一套专业的培训和测评机制,获得很多宠物家庭的信任和支持。随之,吴起的志愿服务范围越来越广,也与协和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

在一些学校里,吴起建立了小动物社团,每周都有课程。社团里边有三类孩子,一类是很喜欢小动物,加入后想学习动物心理相关的知识;第二类是老师推荐来的。这些孩子平时社交比较少,老师希望 Ta 们多和同学相处,提高社交能力;第三类就是休学获复学,以及有抑郁状态的学生。


治疗犬与吴起的日常

其中一个女孩给吴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她已经休学一年,但加入社团后,表现比平时积极很多,总会坐第一排,想更近地看到、接触狗狗。有一回大家做“解救狗狗”的游戏,40多个社员全部出席,在地上匍匐也不担心自己的衣服会被弄脏。女孩虽然瘦小,却非常努力地去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学业压力。我们也经常听到看到很多孩子面临压力无法纾解而产生极端行为的新闻,他们内心渴望被看见、被理解。但如果身边的人或陌生人很难走近他们、给予帮助,也许这些毛茸茸狗狗会成为很好的治愈者。


治疗犬训练

《被看见》是单向空间可持续视频栏目近期出品的 mini 系列,本期关注的是人生教育话题,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评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