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2日讯 说到岚山的代表美食,煎饼一定是大众印象里绕不开的翘楚,给岚山人一张煎饼,他们能给你卷下整个世界,煎饼以其朴实的本味,“百搭”的特性,成为了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岚山手艺人唐英田已经烙了四十多年煎饼了。“人家都吃馒头,我们是以煎饼为主,大人小孩离了煎饼不行,没有煎饼就没有主食了。”唐英田说道。
岚山煎饼的原材料有小麦面粉、麸子、玉米面、黄豆面等,用水调和成一定的比例,就是煎饼糊,煎饼糊接触滚烫的鏊子,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在唐英田的手下,一张煎饼的诞生只需30秒,但这简单的30秒则需要长久的练习,时间长了煎饼会糊,欠了则水分太多影响口感。趁手的工具、火候的把握缺一不可。
“看着容易做着难,你瞅着这个煎饼很简单,巧处太多了,火大了火小了,好煎饼也揭毁了,得把火候掌握好。”唐英田说道。
刚刚烙好的煎饼,香脆可口,可以直接食用,但为了易于折叠,通常要放置一段时间,等煎饼回潮,此时的煎饼变得柔韧,叠成长方形,就变成了地道的岚山煎饼。
在食物短缺的年代,煎饼陪伴岚山人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易保存且顶饱,是岚山人长久以来的主要食物。
“之前主要是给下海的那些男劳力做煎饼,出远海,一出得两个多月,捎旁的不好保存,也就捎个煎饼为主。吃两个月,煎饼也坏不了,也不长霉。一回带200张煎饼,煎饼吃完了,打鱼的也来了。”唐英田说道。
如今,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煎饼依旧作为日常食物陪伴岚山人,并且成为了一项省级非遗,岚山头街道牵头组建起了煎饼工坊,成立了煎饼合作社,对煎饼进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运营。如今,煎饼越来越受大众喜爱,来中国留学的国际学生们也慕名而来,尝一尝岚山煎饼的特色风味。
如今,会烙煎饼的人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唐英田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给年轻人,让岚山煎饼走得越来越远。
闪电新闻记者 徐一丹 通讯员 王亚楠 王飞达 周逢海 赵彬 朱传玲 赵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