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热热......

连日来

河源气温居高不下

加之湿度高,让人闷热难耐

昨天(4月21日)

全省最高气温达36.3℃

广东这只“大鸡腿”

已然红的发紫


这样闷热的天气何时才能缓解?

最新消息来了!

明天(4月23日)起

一股弱冷空气将携

强降雨+8~10级大风到河源

河源人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冷空气+强降水+8~10级大风

河源发布重大气象信息快报

进入汛期

河源接下来的强对流天气

也将逐渐增多

今天(4月22日)

市气象部门发布

《重大气象信息快报》

预计24日凌晨至25日受高空槽、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 我市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雷雨时伴有8~10级短时大风、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过程累积雨量中北部70~100毫米局部150毫米,南部50~80毫米局部12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60~80毫米。26-28日仍有雷阵雨局部大雨

需注意防御强降水 及其导致的城乡积涝、山洪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同时需防御局地短时大风、冰雹和雷电等灾害性天气。


具体预报

23日,阴天,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气温22~31℃;

24日,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气温21~30℃;

25日,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气温19~25℃。

展望:26日,中雷雨局部大雨;27-28日,阴天间多云,有雷阵雨局部大雨;29日,多云。

关注和建议

1.24-25日我市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需特别关注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2.需注意防御局地雷电灾害和短时大风导致的厂房工棚、户外广告牌、设施农业、屋顶光伏、建筑塔吊等临时构筑物和树木倒塌等灾害。

3.雨时能见度低、道路湿滑,需注意交通安全。

防御汛期首场暴雨!

省三防办发出通知→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我省雷雨频繁,4月23日至25日将迎来汛期首场暴雨过程,主要落区为粤北和珠江三角洲,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雷雨时伴有8~10级短时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4月21日

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

(简称“省三防办”)

印发通知

要求各地各部门

扎实做好防御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知要求

层层压实三防责任。目前全省已经历多轮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过程,此轮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局地雨强强,且与前期降雨集中区域高度重叠,致灾风险较高。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强降雨强对流带来的安全风险,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进一步强化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三防责任体系,按照责任对接“三个联系”要求,确保三防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紧盯雨情、水情、工情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变化,采用多种渠道,广泛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提醒。要针对短时强降雨和夜间降雨,强化分镇短临预警、暴雨重现期预警和夜间防范提醒。要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暴雨预警双重“叫应”机制,确保基层能够第一时间采取防范应对措施。各级防指要加强综合会商和工作调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特别是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的地区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

落实重点领域安全防范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御工作。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方面,要发挥群测群防机制作用,加强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特别是要对临山、临崖、临坡路段及居住区强化巡查值守,对山区旅游景区、漂流娱乐设施、非开放的自然保护区、林场以及网红打卡点等区域强化安全管控。江河洪水防御方面,要加强洪水监测和堤围巡查,及时转移沿河低洼地区群众。特别要加强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城市安全防范方面,要密切关注广交会等大型活动,及时提醒境外参展商和游客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要提前疏浚排水管网,对下沉式立交、隧道、地下空间等易涝点预置应急排涝设备和队伍,落实警示标识和交通管制措施。雷雨大风期间,要提前落实临时搭建物、厂房工棚、户外广告牌等防风措施,严禁各类户外高空作业,落实危化品企业防雷防潮措施。交通安全防范方面,要针对高边坡、高填方、急弯陡坡、临水临河路段等防范重点,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夜间巡查,落实涉险路段安全防护、交通分流、应急抢修和紧急度汛措施。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方面,要重点加强水利工程历史溃口段、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超警河段堤防的巡查防守,密切关注小水库、小山塘、小水电站、小堤围、小水闸安全,病险水库要空库运行。海上安全防范方面,要加强海上各类船只安全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渔业安全生产“六个100%”要求,做到不安全、不出海。

强化人员转移避险。各地要严格落实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和避险转移“四个一律”等工作机制,按照“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的原则,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避险,做到提前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要密切关注偏远山区、城乡接合部、工地营地、林场、窝棚、代耕农、小水电站、野景点等容易忽略区域和老人、幼儿、孕妇、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确保巡查到位、通知到位、转移到位。要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管理,解决好基本生活保障,坚决防止擅自冒险返回危险区域。

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准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风险研判,科学组织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前置,确保遇有突发险情灾情时,能够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群防群控良好氛围。要加强救援人员自身安全保障,强化安全防护教育培训,配齐救生装备和安全护具。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重要险情灾情要第一时间报告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

责任对接“三个联系”


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


避险转移“四个一律”





(左右滑动查看)

当前

我市已进入强对流高发季

这里有份防御指南

请收好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广东天气、河源天气、广东应急管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