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有一种现象令人难以理解,那就是印度人似乎对露天上厕所情有独钟。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街头,还是偏远的乡村角落,你都有可能看到印度人泰然自若地在露天解决生理需求。而且这还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广泛存在于各个社会阶层。从城市贫民区到乡村田野,从普通民众到社会精英,都有不少人选择在露天解决如厕问题。在一些地方,甚至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印度人,拿着装满水的小壶,相约在露天场所一起如厕,边拉边聊天,仿佛这是一种日常社交活动。



当然,印度人沉迷露天上厕所的现象并非完全出于自愿。在一些偏远乡村和城市贫民区,公共厕所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和资金的短缺,许多地方甚至没有像样的厕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无奈选择露天如厕。



为此,一年前,印度政府决心化身“基建狂魔”,投入29亿卢比要搞“厕所革命”!不过如今工程曝光。这场耗资29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4亿元)的“厕所革命”工程,非但没有赢得掌声,反而因背后暴露的种种乱象与尴尬现实,让“基建狂魔”这一称号在印度语境下多了几分讽刺与无奈。



去年11月,印度政府雄心勃勃地宣布,将拨款29亿卢比,计划在全国各邦新建3.2万个厕所,旨在改善公共卫生状况,提升国家形象。这一举措,部分源于国际社会对印度随地大小便现象的广泛批评,尤其是来自加拿大的尖锐指责。德里市长更是在年终演讲中放出豪言:“2025年,我们的公厕数量将超越纽约!”

然而,现实却给了印度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今年3月,印度“清洁印度联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彻底揭开了这场“厕所革命”的遮羞布。报告显示,德里新建公厕中高达74%已无法使用,19%被改作他用,如农具仓库,仅有7%的厕所勉强维持开放。更令人咋舌的是,动工仅4个月,就有93%的新厕所陷入瘫痪状态,且这还只是德里的情况,其他邦的数据甚至更为匮乏,让人不禁对这场“革命”的成效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和照片,更是将这场“厕所革命”的尴尬现实暴露无遗。这些新建的厕所设施简陋,白色蹲便器密密麻麻却缺乏基本配套,如冲水设施、照明、门窗及顶棚等。更有甚者,蹲便器竟未固定在地面上,红砖只是随意摆放,让人不禁怀疑这些厕所是否真的能够投入使用。有网友质疑这些照片拍摄于施工前期,但也有观点认为这已接近完工状态,印度式“效率”与“质量”的较量,再次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而印度媒体宣称的“5天建成3.2万个厕所”的“基建奇迹”,更是让人匪夷所思。平均每分钟完成约4.4个厕所,这样的效率之高,简直让人叹为观止。然而,这背后却是质量的严重妥协。据估算,每个厕所的平均成本高达1100美元(约8000人民币),但实际单个厕所的成本却远低于此,许多甚至仅用竹帘搭建而成,照片中的厕所甚至连竹帘都省去了,让人不禁对印度政府的“基建狂魔”称号感到一丝讽刺。



德里大学教授夏尔马对此尖锐批评道:“政府把厕所当选举道具,民众把它当笑话,唯有苍蝇和政客在粪堆上狂欢。”印度网友也纷纷质疑,这29亿卢比中有高达80%被官员和承包商贪污。施工承包商阿尼尔私下透露,拨款中有四成用于打点官员,三成落入中间商口袋,真正用于建材的资金少得可怜。这样的“厕所革命”,无疑成了腐败的温床。



印度的验收流程也饱受诟病。验收官员往往只核对合同中的数量、规格等表面数据,而忽视实际质量。一望无际的蹲便器成了验收的“证据”,工时之短更是成了“效率”的象征。于是,盖章、上报,一切看似合规,实则漏洞百出。这样的验收流程,无疑为腐败和偷工减料提供了可乘之机。



莫迪政府自2014年提出“厕所革命”以来,已过去11年,但印度卫生面貌的改善微乎其微,投入资金却已超过数十亿美元。这些钱究竟去了哪里?答案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印度却年年大手笔向全球采购军火,显示出其在民生与军事投入上的严重失衡。这样的政策导向,无疑让印度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这种令人“震撼”的厕所状况,不仅给印度人带来了如厕困难、女性安全等直接问题,更导致了社会卫生系统的崩溃。粪池污水流向大河,污染地下水,蝇蚊聚集,传播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印度每年因水污染导致的腹泻病例高达3800万例,每年有12万人死于腹泻类疾病。这样的卫生状况,无疑让印度的国际形象大打折扣。



印度政府为何不下决心改变这一切?分析人士指出,这背后是复杂的利益纠葛。无论是人民党还是国大党,选票都捏在地方势力、富豪家族和高种姓集团手中。为了选票,政府往往不得不向这些利益集团妥协。此外,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制度、官僚主义等也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除了政府的问题,其实印度人沉迷露天上厕所,还与其深厚的文化习俗密不可分。在印度教中,左手被视为不洁之手,通常用于处理与身体清洁相关的事务,如如厕后的清洁工作。而右手则被视为干净之手,用于吃饭、握手等公共和社交场合的活动。这种观念深深烙印在印度人的心中,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在露天如厕,以便用左手进行清洁。

除了文化习俗外,印度的宗教观念也对露天上厕所现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印度教中,厕所被视为不洁之地,建造厕所甚至被认为会玷污神灵、影响家庭的好运。这种观念在一些传统家庭和农村地区尤为盛行,导致许多人宁愿选择露天如厕,也不愿在家中建造厕所。所以这场浩大的厕所工程最后成了农具仓库也不奇怪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