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香港的TVB,那人们说的是头头是道,
像《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等一些经典的剧,
都是由它投资的。
香港的电视如此的火,就不得不说邵逸夫先生。
他建了个电影王国,捐了无数逸夫楼,
他的238亿家产全给了慈善,影响力至今没停。
而且他在世时所立的遗嘱,
相比于何鸿燊家族那样的豪门,之后的遗产分割,
邵逸夫先生所做的让人们一致称赞。
01
邵逸夫的电影事业,是他留下的第一块金字招牌。
他生于宁波,家中做生意的,可以说家境挺好的。
他在上海念书,英语学得特别溜,这让他后来做生意底气足。
在上世纪20年代,他和他哥哥,
对电影行业感兴趣,步入了电影行业。
那会儿,电影还是稀罕东西,
他跑去东南亚,建了不少电影院,生意越做越大。
战乱来的时候,他的生意差点垮掉,
但他把钱藏好,战后又捡了起来。
后来,他们又将重心转回香港,创立了一家电影公司,
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邵氏兄弟的公司。
他们拍的武侠片,像《独臂刀》火遍亚洲,
连外国人都抢着看。
他一气呵成地拍摄了上千部电影,
从而成为香港电影界的翘楚。
1967年,他跟人一起弄了TVB,
后来人人提起都它,它都是耀眼的存在。
TVB拍摄了《上海滩》《射雕英雄传》,
捧红了周润发、刘德华等知名演员,
其公司成为香港文化标志。
邵逸夫忙于构建电影王国之际,
家中之事亦随之发生变化。
在1937年的时候,他跟黄美珍结了婚,
她帮他稳住后方,让他能专心搞事业。
邵逸夫所创立的慈善项目,乃其留存于世的又一重大遗产。
当年邵逸夫创立邵逸夫基金会,主要针对教育和医疗领域。
他一共投了47.5亿港元,建了6000多个项目,
全国的大学里,逸夫楼几乎成了标配。
这些楼不光是房子,还帮了无数学生和病人。
.2002年,他又搞了个邵逸夫奖,
奖励天文学、生命科学、数学领域的顶尖人才,
每份奖金100万美元。
此奖被称作“东方诺贝尔奖”,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邵逸夫热衷于做慈善。可能跟他的家庭有关系。
02
1937年,他跟黄美珍结婚,生了四个孩子。
黄美珍管家,帮他撑起事业。
可1957年他搬到香港后,认识了方逸华,家里开始不对劲。
黄美珍于1987年离世,此后,孩子和他的关系越来越远。
1997年,他90岁,跟方逸华结了婚,孩子们彻底疏远了。
邵逸夫可能觉得,家里的遗憾没法补,
就把心思放到了社会上。
他的基金会和奖项,成了他想帮更多人的方式。
邵逸夫的个人关系,是他故事里最复杂的一部分。
他于1937年与黄美珍喜结连理。
二人相识十一载,历经动荡岁月,终成眷属。
黄美珍家境好,父亲是南洋富商,
她帮邵逸夫拉资金、稳后方,生了四个孩子,
家里热热闹闹,可以说他们也是幸福的一家人。
然而,1952年时,邵逸夫于新加坡邂逅了方逸华,
她是一位歌手,年龄比邵逸夫小28岁。
1969年他搬到香港,方逸华跟着来了,
放弃了她如日中天的唱歌事业。
帮着邵逸夫管片场,后来进了TVB,管得越来越多.。
黄美珍性子直,最看重夫妻的忠诚。
邵逸夫跟方逸华走得近,外头也有很多传言。
但是邵逸夫和黄美珍的感情,经过这件事情,
也开始慢慢地变淡了。
孩子们小时候跟父亲亲,
可看着父母关系变差,他们也开始疏远。
后来他的长子和幼子,退出TVB,搬到了新加坡。
1987年黄美珍去世后,孩子们跟父亲的联系更少了。
他后来和方逸华的婚礼,像给方逸华45年的陪伴一个交代,
可也让孩子们彻底拉开了距离。
他这一举动,让外头议论纷纷,
有人觉得他重感情,有人觉得他忽略了家。
03
邵逸夫虽已离世,但其影响却绵延不绝。
2014年,他107岁,在香港家里走了。
他104岁才退休,之前一直在操心TVB的事。
葬礼从简操办,邵维铭与邵维钟皆前往。
邵维钟身体欠佳,行走之时需人搀扶。
外头有人说孩子们不肯送葬,可他们确实去了,
只是低调得没让人多注意,他的长子和幼子还出现在葬礼上。
邵逸夫所遗留下的高达23.8亿港元的家产,
孩子们也明确表示不继承遗产。
他的孩子们在新加坡过得低调。
有很多媒体想采访他的几个子女的心路历程,
然而他们都不正面回答,可能和父亲还是有些隔阂吧。
邵逸夫去世后,方逸华独自打理公司,
后来她于2017年去世了。
后来邵逸夫的孩子们,
还是继承了邵逸夫的那份精神,为社会做慈善。
有人说,邵逸夫留下的遗产都注入了基金会。
直到现在邵逸夫的基金会还在捐钱,
逸夫楼还在帮人,邵逸夫奖每年照发。
TVB的剧,邵氏的电影,还是香港人抹不去的记忆。
外头对他的说法不少,有人说他慈善做得大,
有人说他家庭没处理好。
可他的影响力,透过那些楼、那些奖、那些剧,
还是让大家能够看到的。
04
不得不说,邵逸夫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在电影事业上的贡献,足以让很多人去缅怀。
他的一颗慈善的心,也让更多人敬佩。
信息来源:
1、邵逸夫生平:人民网
2、电影教父邵逸夫的另一面:是传奇也是凡人:腾讯网
3、邵逸夫爵士在家安详离世 生平简介: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