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对于家长而言,把婴幼儿送入托育园的选择中或许夹杂着无奈,而对于托育园里的保育师来说,“承接”这份托付,不只意味着得看好、照顾好孩子,更肩负着幼有所育的责任。


学前专业2023级学生孙欣欣(右一)和托育专业2023级学生王明伟(右二)在大厅等待幼儿入园。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师幼比1:3,乳儿班是托育园里师生配比最高的班级。而实际上,因为托育园坐落在北京市第一批设立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职业院校之中,有了专业学生的加入,昌平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乳儿班的师幼比则要更高些。8点入园后,给孩子们喂辅食、吃早饭,是托育园保育师们着手忙碌的第一件事。在乳儿班,负责照看6名乳托宝宝的,就有7名保育师,其中还包括两位科班专业的实习学生。

王明伟是实习学生之一。当天上午,她与班里的保育师一起,负责给一名不到6月龄的小宝宝喂奶。王明伟说,在乳儿班里,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让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有实感。“小月龄宝宝抱在怀里时你能感受到的柔软和温度,以及八九个月的宝宝所展现出的自主意识,是教室里的娃娃模型所不具备的。这里和学校教室最大的不同,就是与孩子们在一起时,他们是‘不容错眼珠’的,得关注宝宝们的一举一动。”


4月15日上午,托育专业2023级学生王明伟剥去豌豆皮准备做辅食。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教室另一边,保育师工作还要复杂一些。过了半岁的宝宝已经可以进食一些包括蔬菜泥、水果泥在内的辅食,但让孩子们吃饱、吃好只是保育师在早餐时间工作的一部分,让孩子尝试糕状食物,观察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鼓励孩子用手交替抓握去尝试一些“手指食物”,尝试自主进食,也能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在接受采访时同学们提到,在许多人的眼中,托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普通的幼儿照料工作一般无二。但她们除了学习护理、急救外,还学习婴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婴幼儿心理学等科目。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会在后续的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验证。托班里保育师等“老前辈”的指导,也会让专业学生补全许多课外知识。阅读全文>>>

4月22日,在新京报主办的“直面关税战,锻造经济韧性——2025新京智库春季论坛”上,新京智库发布了《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5)》,并发布了《新京报长红城市榜30强(2025)》榜单。


《新京报长红城市榜30强(2025)》聚焦2024年接待旅游人次超1亿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北京和重庆高居榜首,凭借的正是大量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者和活跃的互动数据;哈尔滨、西安等城市则依托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了独具魅力的城市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城市的名次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哈尔滨上升了11位,杭州上升了12位。同时,也有不少城市首次进入该榜单,比如郑州、大连、泉州、邯郸等。阅读全文>>>

专题丨直面关税战,锻造经济韧性

一个发臭的行李箱,一具蜷缩在行李箱内高度腐败的女性尸体。这起闻名全国的行李箱藏尸案,困扰了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民警们23年。随着今年3月份嫌疑人被抓捕归案,这桩“行李箱藏尸案”最终告破。

时间回溯到2002年6月17日,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接到某小区居民报警称,一处民宅内散发出难闻气味。民警到场后发现,房门已被反锁。打开房门后,在阳台角落的黑色拉杆箱内发现一具高度腐败的女性尸体。经查,被害女性名为邸芳,尸体是被转移到此处,第一现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某小区住宅。


慈扬杀人藏尸的行李箱。受访者供图

房主对民警透露,这处房子他不久前借给小舅子慈扬,慈扬曾是一名医生,2000年辞职下海经商。在青岛做生意时认识邸芳,二人是情人关系。警方经过研判,发现慈扬有重大作案嫌疑,遂将其列为网络追逃人员。警方多方寻找慈扬下落,但他如同人间蒸发一般,踪迹皆无。

直到2025年,案件终于迎来转机。2025年1月3日,皇姑分局接到天津海关缉私局转递的线索:一名叫“李山”的男子与在逃多年的慈扬体貌特征十分相似。

皇姑分局刑警大队重案三中队中队长赵宏涛接到线索后,立即向分局作出汇报,并带队前往天津,围绕“李山”开展全面排查。赵宏涛得知,2023年,天津海关缉私局发现北京一家主营进口汽车机油的公司,可能存在偷税漏税问题。该公司法人代表为彭洁,而实际负责人却是“李山”。公司被调查违法情况后,“李山”直接“消失”了。据公司员工称,“李山”深居简出、行事低调,很少公开活动,几乎从未留下照片,其身份信息在公司里始终成谜。“李山”日常花销始终使用现金,员工们只知道“李山”曾经学过医,操东北口音,而对其住址和履历却一概不知。经过进一步工作,海关缉私局发现,这个名叫“李山”的神秘人,居然与沈阳警方所找的命案逃犯慈扬十分相似。

3月23日下午两点半,十多名民警蹲守在嫌疑人房间的门口和楼道,用时32秒撬开房门,一拥而入。慈扬租住的房子是复式公寓,民警进门时,他刚从楼上下来,上半身裸着,“整个人都蒙着,手不停地抖,连衣服都不会穿了。”听到民警从沈阳而来,他由惊讶变得木讷、颓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


嫌疑人被民警从北京押解回沈阳。受访者供图

据慈扬供述,2023年底,公司被调查后,他就藏在这个公寓里,住了一年多,基本不出门,天天在屋里喝茶、看电脑、睡觉。被抓时,他家里还放着法律类的书籍。彭洁儿子隔半月或一月给他送次吃的,他只能每天吃速冻食品、馒头、方便面,不敢订外卖。

参与抓捕的民警刘航告诉记者,慈扬从北京被押解回沈阳,他从上车开始睡觉,全程7小时基本没醒,“可能之前一直处在崩溃边缘,被我们抓住后,他也解脱了。”阅读全文>>>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也许很多人和往常一样:上班、下班、烧饭、洗衣服,没有特意做什么“环保大事”,但就在打开电饭煲、接通电源的那一刻,你是否有想过,我们用掉的电,它最终去了哪里?

每一度电的使用,除了产生温室气体,也在不断消耗着能源。

想象过去的24小时,家里的电器轮番上阵:冰箱、热水器、洗衣机不间断运行,手机、电脑、电视长时间待机。到了夏天,还会多出空调运转的声音。看似寻常的一天,其实正在上演一场小型的“能源马拉松”。


不是每个人都能精准计算自己的碳足迹。但只要我们意识到,插座的另一端连着的不只是家电,更是地球的温度——那么,世界地球日的意义就不止于这一天。

从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到减少浪费,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一种靠近地球心跳的回应。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人与地球之间,正在悄然恢复的一种联系。看见,是第一步;选择,是下一步。阅读全文>>>

“60901号机器人选手,首位人形机器人天工迎来它的撞线时刻,首个完赛的冠军诞生了”。 时间定格在4月19日上午10时10分左右,用时2小时40分42秒,天工完成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


4月19日,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天工Ultra首个冲线。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这位参赛选手天工Ultra身高180cm,体重55kg,是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唐剑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谈及天工夺冠时表示,“天工整体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主要是指它的整体速度以及完成时间。大家看到天工中途有一次摔跤,那是因为电池没电了,换电后很快便恢复了奔跑状态。本次全程只用了一台机器人便完成了整个半程马拉松比赛。”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同于键盘操控的方式,天工前方2—3米的位置有一名领跑员,该领跑员背后绑有一个板砖大小的黑色盒子(无线发射器),同时,还有一名护跑员在天工身旁不足1米之处,防止天工摔倒,或在它摔倒时随时将天工扶起。这两位陪跑者均是业余马拉松选手,他们是在3月初接到这个特殊的任务,和天工Ultra磨合奔跑了一个多月,最终一起迎来夺冠时刻。这个神秘的“黑匣子”正是人机共跑的秘密所在。

“我们的方式比较独特,采取的是无线跟随技术”。唐剑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介绍,天工机器人前面的那位领跑者,他身上有一个叫UWB的标签,我们在机器人上装有一个无线的发射器,它发射无线信号并且回收,然后利用我们的算法跟前面的领跑者保持相对比较固定的距离和角度,通过这种半自主的无线跟随技术,可不用遥控器。后面的护跑者也是一位运动员,主要起到保护的作用。

明年是否还会参加机器人马拉松?是否还需要领跑员与陪护员?据唐剑透露,“我们很快会具备自主导航能力,现在其实已经在研发了,很快就会给大家展示出全自主的导航。这样天工将不再需要人类引导它参加马拉松,明年的机器人马拉松有望看到无人引导的天工在奔跑。”阅读全文>>>

三周前,一场7.9级强震袭击缅甸。联合国难民署驻缅甸代表高木法子在接受新京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说,3月28日的缅甸大地震后,许多地区余震仍然不断,“也因此,这些受灾地区的人们仍然非常害怕,大部分人都待在户外。”

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驰援。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飞往缅甸灾区,并为缅甸提供了多轮援助物资。高木法子对此表示赞赏,她说,这次地震给缅甸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呼吁国际社会团结起来,对缅甸伸出援手。

据她介绍,目前缅甸大部分的救援行动已经结束,但废墟的清理和灾区的重建工作仍未全面展开。此外,考虑到持续的余震、闷热的天气以及即将到来的季风季,缅甸灾区民众仍面临着极大的困境,需要更多的援助和支持。

缅甸近年来冲突不断。高木法子说,此次地震对于缅甸来说是危机之上的危机,当地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打击。联合国难民署在地震发生之前就一直在缅甸开展工作,帮助那些因冲突等原因流离失所的人。此次地震发生后,联合国难民署也第一时间提供了物资援助及其他相关支持。高木法子表示,此次地震的长期影响是巨大的,联合国难民署将陪伴并支持那些受影响的社区重建复原力,帮助灾民过渡到重建后的生活中。阅读全文>>>

编辑 魏冕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刘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