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

人世间的关系,远比预想的更脆弱,是一个需要细斟慢酌的过程。

行至中年,更懂得了这句话的含金量。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生活锦上添花,让我们的日子充满明媚的色彩。

而一旦处理失当,它便会成为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霾,把我们拖入困境。

人与人交往,这几个大忌千万不能犯,否则无尽的烦恼便会接踵而至。


1995年,美国发生了一起令人捧腹大笑的抢劫事件。

一个智商正常的中年男人坚信柠檬汁可以让人隐身,而后全身涂满柠檬汁,大摇大摆地走进银行实施抢劫,结果被警察轻而易举地拿下。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大卫·邓宁和贾斯廷·克鲁格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达克效应理论,该理论还在 2006 年荣获搞笑诺贝尔奖。

这个理论中表明:

能力欠缺越严重的人,越喜欢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中,只会一味高估自己的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越是无知,越是盲目自信;越是无知,越是顽固不化。

当遇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许多人总想争辩一番。

但请记住,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少辩为上。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靠只言片语的争辩就能消除的。

与认知层次低、能力欠缺的人论高低,往往是徒劳,只会让自己生气。

正如罗翔说:

永远不要和低水平认知的人去争辩,因为他们会把你拉到同样的水平,然后用非黑即白的逻辑来攻击你,让你崩溃。

聪明人在与这类人打交道时,从不会试图强行打破或扭转对方的生活观念,而是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给予尊重与理解。

同样,面对层次比自己高的人,对于那些不了解、不熟悉的事物,更不要急着凭借固有认知去否定他人,不然只会暴露自身的无知与固执。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同频才能共振,三观一致才能走到更远。

面对不同层次的人,不争辩才就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把时间节省下来,重塑内在认知体系,拓展外在眼界边界,方能拥抱高格局人生。


《后汉书》有一句良言警语:“骃闻,交浅而言深者,愚也。”

和交情浅的人推心置腹,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唐代张堰在宦官鱼朝恩府中当门客时,深受器重。

他和另一个谋士吴士达一见如故,常常在一起谈天说地。

在吴士达的面前,张堰毫无顾忌地表达对鱼朝恩不满,认为他毒辣、做事张狂等等。

没想到这些话很快就传到鱼朝恩的耳中,张堰引来了杀身之祸。

生活中,交浅言深带来的后果比比皆是:

在网上结识所谓的“知心好友”,生活细节和家庭状况都和盘托出,结果却掉进精心设计的骗局,导致钱财损失;

初入职场就当着同事的面大倒苦水,抒发对工作的不满,结果被别有用心的同事添油加醋,在领导面前打小报告;

把自己的隐私毫无保留地告诉新认识的朋友,结果却在圈子里传开了,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陌生环境中,为了寻求归属感,会下意识地想要快速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过度倾诉就是常见的表现。

但当你毫无保留地向他人敞开心扉,就等于将自己的软肋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对方眼前。

人心难以估摸,有时候过度的热情与坦诚,反而会成为伤害自己的利刃。

余华说:

人和人交往还是少说话,克制表达欲,平静温和就行,不自卑也别炫耀。

与人初相识,更要克制表达欲和分享欲,守好彼此的边界。

茶要一口一口喝,人要慢慢处,时间和真诚会帮我们甄别值得深交的朋友。


作家亦舒曾说:

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总以为,最亲近的人会永远站在身后,成为最坚实的依靠。

于是,在与他们相处时,总会少了那份对外人的谨慎与克制,多了几分理所当然的索取与计较。

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再深厚的情分,也经不起一次次无休止的计较。

夫妻之间,为了一点点家务琐事争吵不休,谁也不肯多承担一些,谁也不肯先低一次头。

你计较我下班回家没有立刻做饭,我计较你周末没有陪我逛街。

那些曾经甜蜜的誓言,会在计较中化为乌有,只剩下一地鸡毛的争吵和无尽的冷漠。

父母子女之间,因观念差异争执不断,谁也不愿先理解一步,谁也不愿先转变观念。

父母抱怨孩子不按自己规划的路走,孩子埋怨父母不懂自己内心追求。

那些血浓于水的亲情,会在计较中逐渐变味,只剩下激烈的争吵和深深的隔阂。

兄弟姐妹之间,因赡养父母的责任分担而心生嫌隙,谁也不肯多付出一些,谁也不肯先做出表率。

你计较我平时来看望父母次数少,我计较你为父母花的钱不够多。

那些一起长大的手足之情,会在计较中渐渐变淡,只剩下彼此之间的怨恨。


与亲近的人斤斤计较,就像一把无形的刻刀,在彼此的心上刻下一道道伤痕,让情分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薄。

人生短暂,能与身边人相遇、相伴,皆是莫大的缘分。

心怀感恩,放下无谓的计较,多些体谅和包容,才能留住身边的温暖,让爱与亲情在时光里稳稳扎根。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施特略夫因为不出众的外貌常常遭到朋友的嘲笑。

尽管如此,他依然有一副热心肠。

朋友问他借钱,他毫不犹豫就把自己辛苦作画赚来的钱借给他人。

认识天才画家思特里克兰特后,施特略夫更是无私地帮助思特里克兰特推销作品、照顾他的日常生活。

在思特里克兰德生病时,施特略夫还把对方接到家中来休养。

结果思特里克兰德不但不感激他,还和他的妻子发展起婚外情。

倾其所有的热忱,换来的却是无情的背叛与践踏,这无疑是对真心最残酷的嘲讽。

然而,施特略夫还不醒悟。在老婆因为思特里克兰德自杀后,他仍然愿意资助思特里克兰德。


作家苏芩说:

当付出没有回报的时候,请收敛起那不管不顾的情深,做一个薄情之人。 我们不去辜负和伤害谁,但会留一条底线保护自己。

薄情寡义的人,往往心如坚冰,他们漠视他人的善意,将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欲求,情感不过是可利用的工具,一旦失去价值,便弃如敝履。

和薄情寡义之人相处时,及时止损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收起那泛滥的同情与热忱,别再试图用自己的温暖去融化那些永远也捂不热的心。

学会筑起一道心墙,将他们的冷漠与自私隔绝在外,把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些真正值得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守护好自己内心的那份纯净与善良,不再让真心错付,徒留满身伤痕。


生活是一场珍贵的旅程,时间与精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行囊。

我们应把它们投入到那些能滋养心灵、促进成长的关系中,与同频之人携手共进,与至爱亲朋相互扶持。

以豁达之心面对层次不同者,以谨慎之心对待新相识,以宽容之心守护亲近之人,以理智之心远离薄情寡义者。

点个,愿我们在人际关系的海洋中轻松避开暗礁,平稳前行,一路欢歌。

作者 | 花朵之蓝,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

主播 | Bobo:龙凤胎宝妈、十点读书资深主播,声音导师,个人公号:Bobo的悦读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