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石小雨
近日,汤阴某企业遭遇一起"冒充老板"电信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300万元。汤阴警方迅速启动电信诈骗应急响应机制,仅用48小时,全额追回被骗资金,为企业守住“钱袋子”。
“老板”紧急指令 会计误入骗局
4月9日中午12时许,汤阴县某企业会计朱某被拉入一个名为"内部沟通群"的微信群。群内仅有3人,其中两人的头像和昵称均与公司老板完全一致。“老板”先是询问公司账户余额,在获知具体数额后,随即以“紧急周转”为由,要求朱某向指定账户转账300万元。
“当时看到熟悉的头像和说话方式,完全没有产生怀疑。”回想起被骗的经历,朱某仍心有余悸。在“老板”的不断催促下,她甚至来不及多想,就匆忙完成了转账操作。直到手机突然响起,真正的老板在电话那头询问这笔转账的用途时,朱某僵在原地,这才意识到自己落入了精心设计的骗局。报警时,她的手还在不受控制地发抖。
48小时极速拦截 警方与时间赛跑
接警后,汤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立即启动电信诈骗应急响应机制。办案民警兵分两路:一路联合县局反诈中心对涉案账户实施紧急止付;另一路通过对资金流向的精准研判分析,迅速锁定涉案的江西省某公司对公账户。
“我们必须在诈骗分子转移资金前完成拦截。”办案民警介绍,面对复杂的资金转移网络,警方抽丝剥茧,凭借专业的侦查手段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在资金被转走前冻结了涉案账户。4月10日,民警赶赴江西省新余市调查发现,涉案账户负责人因办理网络贷款,轻信了对方“办理贷款需要账户质押”的说辞,一周前便将公司对公账户的U盾邮寄到对方指定的上海某贷款公司。
顺线追踪 跨省抓获嫌疑人
与此同时,民警发现一个关键突破口:涉案微信持有人实际为湖南省衡阳市的李某,这一重大发现为案件侦破指明了方向。在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后,民警立即动身前往湖南省衡阳市,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将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归案。
经调查,李某在朋友申某的牵线下,以每日100元的价格出租自己的微信账号。办案民警发现,李某在出租账号期间已察觉对方可能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但为牟取非法利益仍放任不管,最终导致其账号被用于实施诈骗并被封禁。
目前,嫌疑人李某、申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打击处理。经过警方全力追查,涉案的300万元资金已全部追回并返还受害企业,案件后续侦办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感谢民警多方努力为我们企业挽回损失,这次事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教训,今后我们一定会更加警惕,保护好资金安全。”4月17日,公司负责人将一块牌匾和一封感谢信送到民警手中,感谢民警为他们挽回巨额损失。在此,警方也提醒广大企业和市民,务必提高防范意识,面对涉及资金转账的指令,一定要通过电话、当面等多种方式核实确认,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编审:孙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