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四军中牺牲的最高将领,生前敢跟毛主席拍桌子叫板,但他牺牲后,毛主席流着泪惋惜道:“折损我一员大将!”
他就是彭雪枫!1944年牺牲在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一年!
彭雪枫有多大的能耐,能让毛主席破纪录地写下79个字的挽联,还让英国女王送来“威尔克圣宝剑”以表示对他的崇高敬意?
敢作敢当,浑身是胆
1936年5月,陕北延川县的大相寺根据地内,突然传出了激烈的争吵,但是,周围的同志们却丝毫不慌,因为他们清楚,这一定是彭雪枫又在较真。
原来,彭雪枫与毛主席发生了激烈争吵,不过,他们都不是针对彼此个人,而是为了革命考虑。
当时,红四方面军由于南下作战减员较多,不得不重新整编,但却出现了“过度整肃”的问题,引起了不少军中干部的不满,其中就包括担任红四军四师政委的彭雪枫。
他向毛主席说出了自己的不理解:“红3军团被缩编成红1军团的红四师,本来军中干部满员,不应该再安排红1军团的干部到红四师任职……”
一向冷静的主席,顿时对彭雪枫发了脾气,认为他在搞“山头主义”。
没想到,他跟着针锋相对:“没有主义,只有山头”。
紧接着,彭雪枫反问毛主席“井冈山是不是山头,全国根据地是不是山头。”还说“正是你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头,才汇聚成了革命的大山头,为推翻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而奋斗。”
他有理有据的分析,获得了毛主席的认可:“你说的有道理!”
其实,主席清楚彭雪枫是对事不对人,否则也不会大度地没有计较。更直白点,无论是彭雪枫还是毛主席,即便存在不同观点,但也都是为了革命成功。
这个道理,彭雪枫更加明白。
他出生于河南南阳的一个贫苦人家,在那个黑暗年代见过不受“人吃人”的惨剧,所以立志要改变那个不公的世道。
1912年,5岁的彭雪枫在祖父的私塾里读书,之后给有钱人家的少爷做伴读,不仅识字,还颇有文采,1921年秋天,考上了南开中学。
随着他的见识越来越广,也越来越明白自己与广大穷苦百姓们一起处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中,所以,他开始参加并组织进步活动。
1926年,彭雪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始革命道路。
1930年,彼时彭德怀率领红3军团,而他则担任1纵副政委,在进攻长沙的作战中展现出惊人的军事天赋。
当时,我军仅有8000人队伍,而国民党不但占据长沙,人员众多,武器装备水平也均在我军之上。如何获得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一个当务之急。
彭雪枫果断向彭老总献计:“先伏击,歼灭敌炮兵部队,减轻我军进攻的压力。”
彭德怀立即采纳,而且,他还主动请缨,带着2两个排完成了冲锋任务,还活捉了敌炮兵排长。
彭雪枫可谓是一战成名!
1930年12月,他打碎了敌人的一次“围剿行动”,并活捉了敌军将领张辉瓒。毛主席得知胜况后激情澎湃,挥笔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1932年8月,敌人又一次对红3军团进行“围剿”,可红2师师长郭炳生却不肯迎敌,还意图投降,政委彭雪枫直接向全军揭露了叛徒郭炳生的阴谋,并率领全军抗敌,成功与陈毅老总的部队汇合。
他这一番力挽狂澜,赢得全军的赞美,被中央军委授予“红星奖章”,其“浑身是胆”的美名也传遍了整个苏区。
之后,彭雪枫又相继取得娄山关战役和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作战期间仍是一副无所畏惧、敢打敢冲的行事风格,令人敬佩不已,还赢得毛主席的赞许。
之后,他开辟了豫皖苏根据地,还创办了“骑兵班”,为革命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即便彭雪枫拍案而起,但主席也明白他是一片丹心而非私心,自然不会计较。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为我党我军立下赫赫战功的彭雪枫,却遗憾地牺牲在了胜利的黎明前。
1944年9月,彭雪枫率领红四师对伪军据守的夏邑县八里庄据点发动总攻。就在即将胜利之际,他被流弹击中胸部,恰好本应装在胸口口袋的笔记本落下,就这样失去了生命。
毛主席得知,遗憾地说:“若笔记本还在,彭同志或许不会牺牲!”
为了纪念彭雪枫,1946年,党中央将《拂晓报》改名《雪枫报》,1949年2月,他的追悼会在延安举行,毛主席亲自写下70字的挽联,送这位老部下最后一程。
1994年,英国女王送来“威尔克圣宝剑”,感激彭雪枫为抗日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2024年9月,彭雪枫殉国90周年纪念日,在商丘市举行悼念活动。
如今,他被中央军委认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还被朱德称作“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党和中央不会忘记这位大功臣,而人民也永远记得彭雪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