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第33期“解放书单”精彩上新。承续价值、高度、前沿的定位,书单团队精挑细选10本新书并特邀专家学者点评推介,为广大读者朋友带来一场丰富的阅读盛宴,助力建设书香社会,共推全民阅读。

从党史经典到前沿科技,从全球历史到文化探索,第33期“解放书单”以多元视角汇聚精品书籍,每一本书都承载着独特的思想与智慧,期待读者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开启一场丰富的精神之旅。书单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1978-2012)上册领衔。该书全面记录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历史。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党史》第三卷上册的出版,无疑是党的历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全国党史界、理论界的一件大事、喜事”。

科技创新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当下与未来,“解放书单”聚焦这一领域,精心遴选佳作。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宋国杰推荐《为机器立心: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中国路线》时指出,“《为机器立心》的终极启示或许在于,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不仅是科学与工程的里程碑式突破,更是一场人类文明迈向人机共生时代的远征”。财经作者、《经济学人·商论》原总编辑吴晨评价《创新的真相:如何将创新商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时提到,“只有同时理解技术、市场和实施这三大要素,才能真正推动颠覆式创新。跨学科、跨界的科学企业家是创新的关键”。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则通过《知识的进化:当代代相传的知识遇上会思考的机器》,提醒人们在AI时代,“我们看似逐渐接近知识,却又似乎在远离真相”。

全球历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珍贵脉络,同样备受关注。美国学者苏珊·雅各比在《新反智时代》一书中提出美国正经历“新反智时代”,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贾敏对此表示认同,他直言,“环顾今日美国,反智的历史剧本正在重新上演,而且更为荒诞、更为分裂,充斥着新的更大的不确定性”。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梁捷推荐《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时强调,“我们不应天真地从西方出发看世界,必须试着从中国出发看世界。每次换一个视角,就能看到一点新东西,对于世界的理解也会逐渐加深”。

文化学者姚璐走访中东,完成《看不见的中东:深入日常生活的中东之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施展评价,本书“恰似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西方中心主义构建的文明标本,让被遮蔽的历史肌理重新呼吸”。此外,书单中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书,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於梅舫的话说,是“剥去原先遮盖于历史事实之上的认识迷雾,将其还原到历史脉络中,再现新文化运动历史与逻辑相符的进程”。在《惊鸿》中,读者可以追寻文学与艺术的魅力,复旦大学副教授陶磊认为,“真正的艺术从不回避生命的荒诞,而是在荒诞中寻找美的残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何威通过评述《游戏的力量:游戏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一书提出,“很多游戏都不是零和博弈,不要让偏见蒙蔽了你的选择。我们应该相信合作的力量,追求共赢的方案,这恰是今日世界急需的信念”。




原标题:《第33期“解放书单”上新,多元视角解锁阅读新图景》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一 栾吟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