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美全部5个海外战区司令部均已承担过“前出狩猎”任务。美国网络国家任务部队在2024年全年部署超过85次“前出狩猎”行动,这一数字已超过2018~2023年6年的总和
“前出狩猎”是美国网络霸权的新形式。美国大张旗鼓推行“前出狩猎”,试图推动本国网络战战略在加强网络霸权、压制主要对手、胁迫盟友伙伴等方面发生整体性变革
“前出狩猎”对美国伙伴国家而言,并非带来先进网络安全技术的免费午餐,而是开门揖盗的危险行为
与美国“棱镜门”大规模监控全球互联网通信相比,“前出狩猎”直接在伙伴国家的核心网络中进行,监控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升级,不但使伙伴国家的核心网络对美军毫无秘密可言,而且披上了“受邀”监控的“合法”外衣
“前出狩猎”表面上是美国网络战理论“创新”的成果,实则是美国在网络空间越来越难以一手遮天却又不愿放弃网络霸权而采取的冒险之举
文 | 周宁南
今年2月,特朗普任命阿列克谢·布拉泽尔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网络事务高级主管。布拉泽尔是美国进攻性网络策略“前出狩猎”的拥趸,长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转发“前出狩猎”的最新成果。美国“政治家”网站评论认为,特朗普对布拉泽尔的任命表明,美国将在网络攻防上更为激进。
“前出狩猎”是美国2018年起向海外伙伴国家派遣网络部队力量,联手针对所谓“对手国家”的网络攻防活动,是美国网络战“先发制人”理念向全球网络的延伸。该策略通过在伙伴国家部署网络部队、炮制对手国家有意对伙伴国家实施网络攻击等借口,以破坏对手国家网络攻击为幌子,指挥网络部队在他国攻击对手国家。
在美国高层大力推动下,迄今为止,美全部5个海外战区司令部均已承担过“前出狩猎”任务。美国网络国家任务部队在2024年全年部署超过85次“前出狩猎”行动,这一数字已超过2018~2023年6年的总和。
美国网络攻击新工具
“前出狩猎”策略在美备受重视。按照《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规定,美国国防部专门为“前出狩猎”建立了常设组织领导机制,补充了力量编成和资金来源。“前出狩猎”成为美国网络部队四大编成之一“网络国家任务部队”的重要职能。
美国网络部队执行“前出狩猎”的积极性逐步高涨。2018年至2021年,美国网络部队年均执行“前出狩猎”不足10次。2022年以来,美国网络部队执行“前出狩猎”的频率和规模均屡创新高。2022年在乌克兰执行“前出狩猎”派出网络部队专家近50人,规模空前。2023年和2024年执行“前出狩猎”的次数分别达到22次和85次。
美国并不否认“前出狩猎”的攻击性。2022年11月15日,美国网络司令部刊文阐述“前出狩猎”内涵时指出,“前出狩猎”秉持“先发制人”策略,一旦发现对手国家在伙伴国家网络中从事恶意网络活动,会通过网络攻击挫败对手国家的网络活动。
美国也毫不掩饰“前出狩猎”的攻击对象。2019年1月,美国网络司令部时任司令保罗·中曾根在美国国防大学《联合部队季刊》上刊文,称“前出狩猎”的目的是能够和伙伴国家联手攻击对手国家。目前,已有约30个国家“邀请”美国网络部队在这些国家的核心网络中联手行动。“邀请”美国网军“前出狩猎”的国家主要是美国认定的所谓“对手国家”的周边国家,为美国网络部队抵近侦察和攻击提供便利。
美国不满足于在本国境内发动“先发制人”的网络战,企图凭借“前出狩猎”将“先发制人”的策略扩展到全球,在本国不便指证对手国家网络攻击的情况下,通过指控对手国家网络攻击他国,向对手国家实施网络攻击。如,美国2021~2022年在乌克兰部署“前出狩猎”团队后,声称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网络攻击,美国网络司令部时任司令中曾根随后承认美国网络部队也对俄罗斯发动了网络攻击。但俄方称,美国并不掌握俄对乌发动网络攻击的“证据”。这表明“前出狩猎”只是美借道他国,向对手国家发动网络攻击的工具。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人们在IntBot展区观看机器人展示(2025 年 1 月 8 日摄) 新华社发 曾慧摄
美国网络霸权新形式
“前出狩猎”是美国网络霸权的新形式。美国大张旗鼓推行“前出狩猎”的背景,是美国自认为对网络战规律有了全新把握,并据此制定了新的网络战指导思想,试图推动本国网络战战略在加强网络霸权、压制主要对手、胁迫盟友伙伴等方面发生整体性变革。
一是变革网络战战略,更新网络霸权路径。“前出狩猎”随时应他国“邀请”,在对美国网军有利的位置向对手国家发动网络攻击,为美国打开“随时”“随地”“随意”发动网络攻击之门。在美国看来,这是主导大国网络博弈的必经之路,也是美国在网络战战略几经变革后参透的所谓网络战“奥秘”。
2017年至今,美国三届政府的两部国防部网络战略均认为,网络空间的特殊之处在于“网络空间没有蘑菇云”,即无论网络冲突如何升级,也不会给美国带来不可接受的副作用。美国继而认为可以大胆和对手国家网络交火。美国国防部专家则为美国利用“前出狩猎”等举措迫使对手国家接受以治理规则为代表的美国网络空间意志论证了一整套所谓“可行路径”。
二是转嫁网络战责任,让美国可以集中精力压制主要对手。美军在“前出狩猎”中向对手国家发动的网络攻击,名义上是应伙伴国家的“邀请”所为,实质上是令伙伴国家陷入美国以及美国对手国家间的网络战,让美国可以腾出精力专注压制主要对手。
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等国“邀请”美国“前出狩猎”团队进驻后,随着美国“前出狩猎”团队相继撤出,反而成了各自所在地区和伊朗、俄罗斯等美国网络战对手网络攻防的主力军,承担了吸引相关国家网络攻击火力、减轻美国网络部队压力的任务。
美国虽未披露亚太地区邀请其“前出狩猎”的国家,但有美国智库专家指出,美国与该地区相关国家合作“前出狩猎”,也是为了推动地区国家帮助美国应对朝鲜等美国对手国家,使美国网络部队得以专注于攻击对其而言更主要的对手国家。
三是渗透他国核心网络,强化全球监控权。“前出狩猎”对美国伙伴国家而言,并非带来先进网络安全技术的免费午餐,而是开门揖盗的危险行为。
美军实施“前出狩猎”的前提是对伙伴国家的核心网络了如指掌,需要对伙伴国家核心网络的网络架构、数据流向、运行情况等进行数月摸排。2024年9月5日,美国网络司令部负责“前出狩猎”的网络国家任务部队负责人洛娜·马洛克称,美国通过“前出狩猎”强化了对合作伙伴网络态势的掌握,已经构建出了合作伙伴的核心网络拼图。这表明,与美国“棱镜门”大规模监控全球互联网通信相比,“前出狩猎”直接在伙伴国家的核心网络中进行,监控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升级,不但使伙伴国家的核心网络对美军毫无秘密可言,而且披上了“受邀”监控的“合法”外衣。
随着美国“前出狩猎”覆盖的国家越来越多,美国全球网络监控的黑手也越伸越长。
凸显美国网络冒险主义
从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的人事安排、机构调整、装备升级看,未来“前出狩猎”力度有望创下美历届政府新高,美国会更加冒险对所谓“对手国家”实施“前出狩猎”等网络攻击。
一是决策上减少牵制。特朗普政府内的国家安全高层动用“前出狩猎”的冲动比拜登政府更强。相比于拜登时期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在网络攻击问题上发声相对谨慎,特朗普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公开鼓吹网络攻击是美国网络安全的灵丹妙药。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网络官员的调整进一步解除了国家安全官员动用“前出狩猎”的内部束缚。2025年4月3日,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兼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蒂莫西·霍被解职,同时被解职的还有国安局副局长温迪·诺布尔。网络司令部副司令威廉·哈特曼兼任国安局代理局长,哈特曼此前正是因为牵头指挥“前出狩猎”有功而被晋升网络司令部副司令的。
相比于拜登政府,特朗普政府内部抗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力量受到了削弱。特朗普任命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网络事务高级主管阿列克谢·布拉泽尔运用“前出狩猎”的意愿狂热,声称“美国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攻击性网络力量,我们必须停止害怕使用它”。一些负责网络安全的技术官僚虽然担忧他国网络反击,但难以反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网络攻击决策。
二是机制上投入精锐力量。美国网络司令部前负责人称,网络司令部的主要对手已从非政府组织向大国转变,“网络司令部2.0”改革就是为了打通网络司令部为“前出狩猎”任务差遣各兵种精锐网络力量的指挥机制,改变目前“前出狩猎”团队以各兵种国民警卫队等边缘力量为主,难以跟上大国网络攻防烈度的缺陷。“前出狩猎”有望在改革后采用“特种作战部队”式的编成方法,抽调各兵种精锐力量投入作战任务。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构建适应“前出狩猎”的网络部队指挥体系。美国国防部负责网络政策的助理部长正着手推进“网络司令部2.0”改革。
三是装备上确保前沿。“前出狩猎”负责美国和大国间的网络攻防,对网络战装备保障水平要求较高。美《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均专设条款保障“前出狩猎”武器装备。
“前出狩猎”在美国网络部队通用装备的基础上,还专门研发了掩盖自身恶意网络攻击行为、嫁祸他国的隐身工具包,代号“大理石”,通过冒充其他国家发动网络攻击,挑拨对手国家间网络关系,从而浑水摸鱼,为和主要对手国家间的网络交手做足准备。
“前出狩猎”不但装备美国网络部队主战武器,近期还向美军采购创新技术的绿色通道“国防创新单元”下达网络战装备需求,企图在未来作战中进一步凭借优势装备取得战场主动。
游客参观日本大阪世博会园区内的美国馆(2025 年 4 月 13 日摄) 新华社 / 路透
激发各国网络主权觉醒
美国声称“前出狩猎”是受伙伴国家“邀请”,派遣美国网络部队到这些国家网络一线,合作排查网络威胁的举措。这种说辞根本站不住脚。国际社会对美国网络部队“前出狩猎”的网络霸权本质看得一清二楚,大多数国家均不愿为美火中取栗,成为美推行网络霸权的牺牲品。美国我行我素强推“前出狩猎”的事实正在加快全球各国网络主权觉醒、寻求网络自主。
警惕美国网络殖民。美国对哥斯达黎加、阿尔巴尼亚等国“前出狩猎”的所谓“帮助成果”有目共睹:这些国家的核心要害部门的网络从此由美国接管,成为美国的网络“殖民地”。美国“前出狩猎”对他国核心网络的侵蚀使各国对相关“合作”保持警惕。2023年8月8日,美国向日本通报日本政府网络遭到所谓“中国网络攻击”,并建议共同“前出狩猎”后,日本政府的第一反应,是表示美国向其提供的网络安全威胁信息表明美国已渗透日本核心网络。法国网络防御司令部指挥官艾米里克·伯尼梅森也发出警告,美对欧洲国家的“前出狩猎”是一种“入侵主义”,美国可能会借此渗透欧洲核心网络。
不愿为美火中取栗。即使欠缺网络自主能力的国家,也对美国“前出狩猎”敬而远之,不愿放弃本国核心网络自主,成为美国和其他大国网络战的“炮灰”。有新加坡智库专家指出,东南亚国家一旦“邀请”美国“前出狩猎”,遭到美国及其对手国家网络战波及的风险将陡增。尽管美国声称已有约30个国家“邀请”美国进行“前出狩猎”,但只有少数国家公开承认相关邀请,其他国家均认为被当成美国网络攻击他国的跳板并不光彩,对此秘而不宣。
加紧网络自主建设。美国早期“前出狩猎”活动多在欧盟成员国进行,激发了欧盟网络自主意识。特别是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对欧盟成员国的“前出狩猎”密度陡增,促使欧盟加快了网络自主建设。2023年4月18日,欧洲议会提出《网络团结法案(草案)》,重点是建立跨成员国网络应急响应团队,以实现网络自主,对抗美国“前出狩猎”对欧盟成员国的侵蚀。2024年12月2日,欧洲理事会通过《网络团结法案》。
“前出狩猎”表面上是美国网络战理论“创新”的成果,实则是美国在网络空间越来越难以一手遮天却又不愿放弃网络霸权而采取的冒险之举。美国加大力度推进“前出狩猎”,侵犯他国网络主权,裹挟他国陷入网络战夹缝,违背了世界各国寻求网络空间安全的根本利益,将激发世界各国反抗网络霸权力量的觉醒和壮大。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与网络安全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