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号,央视新闻1+1栏目,详细报道了一则关于水电气表收费乱象的消息,引发大家的强烈关注和热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央视毫不客气的用到了“乱象”这次语气非常重的词,也证明了新闻此前曝光的重庆,成都,江西等地被曝光涉及到水电气表的问题,或许真的不是个案,也不是少数啊。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必须重视,重点整顿的刻不容缓的阶段!



央视新闻直接发问“水电气计量收费乱象如何治理”,是啊,连央视都如此质问,老百姓也想问问,为什么现在的水电气表比原来跑的越来越快,交的费用也越来越多呢,一开始大家认为是错觉和假象,后来才发现是央视报道的真实发生的“乱象”。水电气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很柴米油盐酱醋一样,每天都是需要用到的,所以更准确,更规范,更合理的收费,就成了其中的重中之重。



据报道,目前像内蒙古,江西,浙江都有地方针对水电气表的问题出了新的举措,就是发动手力量,向社会征求线索,如果是自己的家里发现有水电气表计量不准确,导致费用突然变高的,就可以及时反馈到相关的部门进行处理,同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在加强整治,重点提到了水电气表的计算系统异常计费周期混乱,抄表不规范,结算规则不透明等情况。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像之前成都广安,重庆燃气都是典型类似的问题,表没有问题,但存在估抄,乱抄,重复计费,多收费,乱收费的问题,当时就有不少的网友表示,这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自己所在的地区也有发生过。从央视这次的报道看来,这种乱象肯定不是某一两个地方的个案啊!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怎么去整改才是工作的核心啊!

根据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一项专项督查表明,我国民用“三表”查实有问题的占比并不大。如抽查电能表296万只,不合格1799只,合格率99.94%;抽查水表169万只,不合格1.06万只,合格率99.37%;抽查燃气表131万只,不合格2923只,合格率99.78%。检查民用“三表”生产企业938家,发现违法行为10起;检查计量检定机构2578家,发现违法行为16起;受理投诉举报数量1.2万件,立案查处69件。



由此可见,尽管我们针对水电气表的抽检的合格率都超过了99%,但不合格的像水表169万只里面就有超过1万只不合格的,这背后影响的直接是1万个家庭的。那应该问题治理比较好呢?有专家指出,整治水电气表计量乱收费的问题。

一,必须建立有效的长期常态化的监督机制,不是出了问题以后,才去做特别的检查和抽查。

二是,针对相关的企业利用垄断性优势向上下游延伸的问题,必须要通过开放引入其他经营主体,进行公平的竞争,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一家独大的问题,很多地方的水电气都是一家大企业在管理,有问题也是自己查自己,而如果提供这样服务的公司两家或者三家,就势必会倒逼这些提供服务的企业,提高服务的质量,也规范管理。



三是,关键的问题还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什么意思呢,就是服务第一线的人员管理的问题,毕竟很多时候表是检查多数都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呢,错抄,估抄,乱抄,重复计费,计费方式不透明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发生在工作的一线人员的身上。



所以,整治水电气计量收费的问题,真的不是说的那么容易啊,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完善法律机制,依法管理就肯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谁的问题就直接追究谁的责任。对此,大家又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