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英国政坛近日掀起一场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抵制风暴。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议会上院和下院的多名议员正竭力阻止特朗普在访英期间于议会发表讲话,理由直指其“骗子”本质和对英国的轻蔑态度。这场风波不仅暴露了特朗普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处境,更揭示了其贸易霸凌政策如何招致全球反感。英国议员的强硬立场,无疑是对这位傲慢总统的一记响亮耳光。



特朗普原计划于今年9月访英,此行被英国首相斯塔默视为巩固英美“特殊关系”的关键一步,尤其是推动两国贸易协议的签署。然而,这一安排却遭到英国议会的强烈反弹。多名上院议员联名致信议长麦克福尔,明确表示让特朗普在威斯敏斯特宫演讲“不合适”。下院议员也在私下施压议长霍伊尔,要求拒绝特朗普的演讲请求。这种跨党派抵制,凸显了英国政界对特朗普的普遍厌恶。

议员们的愤怒并非无的放矢。特朗普上任以来,其反复无常的外交风格和对盟友的背信弃义早已让国际社会忍无可忍。他对英国的态度尤其傲慢——一边高调宣称英美友谊“坚不可摧”,一边却挥舞关税大棒,对英国的钢铁、铝材和汽车行业实施惩罚性关税,甚至威胁对药品加税。这种赤裸裸的经济胁迫,让英国议员看清了特朗普的虚伪本质。正如一名工党议员所言:“如果特朗普真心想要与英国接触,他应该先取消那些愚蠢的关税。”然而,特朗普显然更热衷于“美国优先”的霸凌逻辑,而非平等互惠的国际合作。



更令英国政界不齿的是特朗普的个人品行。那位工党议员的尖锐批评——“议会无需向一个惯于说谎、欺诈、玩弄女性而且曾经破产的人学习”——可谓一针见血。特朗普的职业生涯充斥着破产、诉讼和性丑闻,其任内的“谎言数量”更被媒体统计为美国历任总统之最。这样一位道德破产的政客,竟妄想站在英国议会——这一西方民主制度的象征之地——高谈阔论“自由价值”,简直是莫大的讽刺。英国议员的抵制,不仅是对特朗普政策的抗议,更是对全球民粹主义泛滥的坚决回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抵制并非孤立事件。2017年特朗普就任总统后,英国民众曾发起大规模抗议,迫使时任首相特雷莎·梅降低其访问规格。2019年,特朗普的国事访问再度引发伦敦街头数十万人示威。如今,议会内部的强烈反对进一步表明,英国社会对特朗普的厌恶已从民间蔓延至权力核心。这种持续性的抵制,反映出英美“特殊关系”在特朗普时代的严重褪色。英国脱欧后,曾希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以弥补欧盟市场的损失,但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让这一幻想彻底破灭。英国议员如今的强硬态度,正是对现实清醒认知的体现。



从更广的视角看,特朗普在英国遭遇的尴尬,不过是其全球孤立的一个缩影。在德国,他被视为破坏跨大西洋联盟的危险分子;在法国,马克龙公开反驳其“北约过时论”;在加拿大,特鲁多因其关税威胁而与之公开交锋。甚至传统盟友日本和韩国,也对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深感不安。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实质上是一种短视的孤立主义,它正在将美国推向国际社会的对立面。英国议员的抵制,正是全球对特朗普主义反感情绪的集中爆发。

面对英国议会的抵制,特朗普可能会故技重施,在社交媒体上咆哮“英国议会被左派控制”“他们不尊重美国”。但这种苍白无力的反击只会进一步暴露其外交能力的匮乏。真正的领导者懂得尊重盟友,而非将盟友视为可以随意勒索的附庸。英国议员的行动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特朗普那一套霸凌、欺骗和虚伪的政治伎俩,在国际舞台上行不通了。

特朗普的访英之旅尚未成行,便已蒙上阴影。无论他最终是否能在议会演讲,这场风波都已注定成为其外交失败的又一注脚。而对英国而言,抵制特朗普的傲慢,不仅是对国家尊严的捍卫,更是对多边主义和国际规则的坚定维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