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雨夜。在连续多日强风降雨的南阳地域,依稀可见一座大桥飞架南北,劲风肆意戏弄着桥下的杨树林,伴随着一阵车轮轧过积水的声音,洛阳铁路公安处邓州东站派出所溧河囤警点民警秦闯,开始了对郑渝高铁线路设施设备及护路岗位的安全检查。
“23时17分溧河汇报,清查白河特大桥区域落地设备无异常,沿线有3处明显积水,6处桥下防护网倾斜,情况已记录,现在返回,完毕。”2个小时后,秦闯边向所部指挥室汇报,边熟练整装返回,这时他接到了护路队员老杜的电话,透过手机里对方传过来的风啸音噪,隐约听出电线、车祸的字眼,秦闯立即联系所部指挥室查看监控。但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监控画面模糊一片,难以辨别。
怎么办?来不及多想,秦闯立即出发,10分钟赶到现场,看到断了的线缆散落一地,还有几缕在风中摇曳,没等他舒一口气,风雨中远处高铁桥下,隐约传来老杜急切的声音,此处路况警车已无法通行,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水,秦闯向老杜方向踉跄冲去。刚过桥墩,只见地上几道歪斜的车辙尽头,一辆白色轿车的一侧车身掉进了高铁桥下西侧的农用灌溉渠,车辆倾斜,车头卡在渠壁上,老杜正在副驾驶窗前拍打呼叫。秦闯看到车内安全气囊已弹出,驾驶员没有明显外伤,但是主驾侧车门无法打开,导致整个人被卡在座位上动不了。“救人!”秦闯果断进行破窗救援。经过一番救助,这位叫小焦的驾驶员还算幸运,只是受了一些擦伤,秦闯将小焦扶到老杜的岗亭先避雨,然后通报相关部门情况,协调附近卫生院赶来救助。
4月13日凌晨1时,浑身湿透、一脸泥水的秦闯正在和赶来的救护车以及交警进行交接……而这次雨夜抢险,也只是秦闯12年工作生涯里的一个小插曲,4000多个日夜,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线路安全一直是保障旅客群众平安出行的重中之重,亦是秦闯实现青春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所在。
“现在就线路安全来说,有了很多新型的技术和平台,像无人机巡线、监控视频覆盖、AI模型构建等多种预防和发现问题的新手段,但是在实际解决问题中,总有数字和智能无法有效应对的突发事件和复杂人文环境。”秦闯表示。
“老乡们都打趣我说,从腿到脚不是泥就是土,哪有我这么样的警察。可我还是乐在其中,我这双泥腿土脚,就是要走到高铁的设施设备前,走到沿线的千家万户去,蹚出个线路平安大道来。”秦闯乐呵呵地说。
(文/图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陈微娴 通讯员 刘一)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