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是女性社会组织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天津建设、成果丰硕的五年;是女性社会组织响应妇联组织改革、不断开拓创新的五年。”这是天津市女性社会组织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
近年来,在妇联的指导下,天津市女性社会组织活跃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基层一线,提供了安全教育、婚恋交友、技能培训等专业服务,延伸了妇联组织的工作手臂,架起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连心桥”。
开展安全教育,共建儿童友好社区
“安全N次方·志愿童行”2025年首场线下活动。
今年2月,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翡翠大道社区的“童梦空间”,由因爱团聚少儿成长公益社实施的“安全N次方·志愿童行”项目举办了今年的首场线下活动。活动现场,配备了安全教育资料和器材的社区安全角正式落成。家长和孩子踊跃报名担当守护社区安全的亲子志愿者,还参与了以安全为主题的挖宝游戏、知识擂台游戏等。
“翡翠大道社区是一个较新的商品房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亲子家庭的占比较高。”公益社负责人宋侃介绍。这里是天津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试点社区,2023年,在各级妇联以及翡翠大道社区共同支持下,“安全N次方”项目得以启动实施。
项目第一年,社区开展了大量预热活动,迅速组建起由200多个家庭参与的活动社群。随后,通过主题阅读、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开展以“五防”(防性侵、防拐卖、防校园欺凌、防意外、防灾害)为核心内容的安全教育。
2024年,项目升级为“安全N次方-亲子剧游社”,设立“安全小剧场”,通过沉浸式的游戏和情景剧向儿童及家长传授安全知识、培育自护技能。2025年,项目进一步升级成为“安全N次方·志愿童行”,导入了“大安全”概念,服务内容从“五防”延伸到儿童心理、体智能训练、亲子关系等与儿童安全相关的多个方面。
“儿童安全教育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事业,需要孩子、父母、社工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宋侃说,经过两年的努力,翡翠大道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大大提升,社区成立了小达人宣传队、小小安全讲解员队,还有20个家庭踊跃报名,成为首批安全志愿者。这些家庭从受益者转变为助人者,使得安全教育能够覆盖更多的社区居民,更加深入人心。
公益红娘搭“鹊桥”,促良缘
“幸福连线 缘聚春天”公益交友联谊活动的红娘团队合影。
阳春三月,津沽大地上的桃花朵朵盛开。由阳光公益红娘团队策划组织的两场公益相亲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一场是由天津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市社工协会主办,阳光公益红娘团队承办的“幸福连线缘聚春天”公益交友联谊活动;另一场是由六支红娘志愿者团队共同开展的中老年相亲大会。“这样的相亲会我们已举办过212场,服务了4万余人,单场人数最多时超过了300人。”天津市西青区阳光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于丽霞说。
据介绍,阳光公益红娘团队于2011年成立,多年来因在帮助困难单亲妈妈寻找伴侣、重建家庭方面的努力而赢得了广泛赞誉。随后,许多未婚青年的家人也慕名前来寻求帮助。该团队不仅为青年男女、中老年人、军人以及新就业群体举办了多场专场相亲会,还开展了多期社区公益红娘培训项目,获得了妇联、民政、文明办等多个部门的支持,影响力日益扩大。目前,该团队已在天津设立了10个红娘服务站,并协助北京、山西、江西等地建立了9个红娘服务站。
红娘团队还打造了婚姻家庭“一条龙”服务体系,针对群众个性化的需求,开展婚恋指导、再婚指导、举办集体婚礼、家庭矛盾调解等服务。“团队的志愿者都是热心肠,多年来,大家一起做好事,让更多人有幸福的家,能开心地笑。” 于丽霞说。
培育巾帼巧手,助力乡村振兴
在妇女小组成立仪式上,当地妇女志愿者进行了鼓乐表演。
杨家泊镇地处天津滨海新区东北端,是天津的一个特色农业镇。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与服务基层治理方面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2023年,在滨海新区妇联、区民政等相关部门支持下,滨海新区合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针对杨家泊镇农村妇女就业需求,设计实施了“新农学堂”乡村振兴服务实践项目。
中心负责人李瑷介绍,项目依托杨家泊镇的社工站开展专业服务,面向李自沽、西庄坨等6个村的妇女开展“新农学堂”乡村振兴服务实践,提供特色手工、居家照料等技能培训,推动建立助力乡村振兴的妇女小组和镇级乡村振兴妇女手工实践基地。此外,项目还在每个村招募志愿者,成立服务队,引导妇女开展爱老助老等暖心志愿服务。
2023年6月,滨海新区“巧手乐趣共话乡村”手工制作妇女小组成立,同步举办了乡村振兴成果义卖活动。在活动的公益集市上,由妇女小组成员精心制作的帆布包、五谷画、蜡桃花等手工艺品大受欢迎。爱心义卖收入被纳入了“新农学堂”项目的公益金,用于开展提升乡村妇女技能、支持妇女创业等方面的帮扶活动。
“截至目前,面向杨家泊镇已开展‘新农学堂’活动5期近50场次。2025年,我们在此前基础上迭代升级,实施了银发互助超市和银龄工坊项目,继续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激活乡村妇女就业创业活力,为她们搭建一个施展技艺的平台。”李瑷说。
传递红色家音,倡树文明新风
天朗之声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近日,天朗之声文旅服务队走进天津水上记忆博物馆,参观学习了津派刻瓷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积极参与现代导览讲解等服务工作,为春日的津城增添了一抹亮色。这场活动是天津市华朗文化发展中心多年来致力于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
天津市华朗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妇联主席王霞介绍,中心自1996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天朗之声文化志愿服务总队,以“家文化”为桥梁,打造“文化+家庭+治理”服务模式,通过组织妇女及其家庭成员参与社区帮扶、文化活动、环保行动等,激活家庭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密切社区邻里关系,弘扬优良家风和文明新风,形成多方联动、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志愿服务队现有成员4421人,由老中青少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组成。团队围绕“红色家音润民心”“家庭文明新风尚”“传统文化云传承”“邻里互助巾帼行”四个品牌项目搭建了不同的巾帼志愿服务矩阵,覆盖天津15个区超20万人次。
“我们在东丽区、和平区等地开展了‘党的声音我来传’‘红色领读人’活动,组织志愿者深情诵读《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等著作,排演红色剧目,以‘她’力量传递党的声音,筑牢家庭思想阵地。”王霞说,组织家庭走进纪念馆、展览馆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在社区开展经典诵读、非遗传承活动,开展助老扶幼、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25年,王霞当选天津市女性社会组织妇联轮值主席,她表示,将积极履职尽责,带领更多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助力实现“妇女带动家庭、家庭联动社区、社区凝聚社会”的良性循环,为基层治理贡献巾帼力量。
近年来,为联系引导女性社会组织更好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在天津市妇联的指导支持下,天津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深入女性社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宣传宣讲,举办全市妇女儿童公益服务交流展示会等多种活动,并充分利用媒体矩阵,宣传女性社会组织典型和优秀带头人;出台了《天津市妇联引领女性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指导手册》,实施了妇女儿童公益社企联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激发女性社会组织活力,引导女性社会组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巾帼之力。(付轩)
图文来源:光明网
编辑:木南
校对:梅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