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苏岩礁临近海域修建的宏伟建筑并非“大型框架式深远海养殖网箱”,而是结构更大、功能更强悍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并且目前已经接近竣工,韩国对此寝食难安,那么,我国为何要在苏岩礁修建巨型海上建筑?韩国又为何如此在意?
中国在苏岩礁海域部署“海上堡垒”
根据美国专家分析推测,这一“自升式钻井平台”位于我国青岛东南方向大约185公里的海域附近,也就是部署在苏岩礁附近的所谓“中韩暂定措施水域”。据商业卫星图像显示,该平台设备长度大约100米,宽90米,高出海面大约50米左右,总体面积有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这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最初的用途是海上能源开发,但是经过不断改良升级,已经具备深海养殖、海上补给、应急防务等多种功能,从卫星图像上来看,平台上已经建起直升机停机坪,后勤保障室,还停放有多艘救生艇,建设完成后,可作为我国深海养殖提供智能、便捷服务。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为了适应苏岩礁海域的“海底山峰”地貌,还专门创新研发了桩腿预压自适应系统,作业时能够凭借三根牢固的桩腿嵌入“海底山峰”中,以确保平台能够稳稳的屹立在海平面之上,并且这种桩腿触底后,还可自动启用多级液压预压程序,可抵御12级以上台风,堪称海上的“坚固堡垒”。
中国为何要在苏岩礁修建“自升式钻井平台”
苏岩礁是位于我国江苏南通以东150海里的水下暗礁,有着“江苏外海之礁石”之意。该暗礁在地质上属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海底丘陵,处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之上,低潮时距离水面也有4.6米。苏岩礁及周围海域自古便是我国东南沿海各省捕鱼作业的重要渔场,历史上留下的多篇历史文献和古籍中,都明确了中国对苏岩礁的主权,清朝时期更是被明确标注在北洋水师的海路图中,苏岩礁属于中国毋庸置疑。长江口和舟山渔场是我国固有海区这一点,近代以来日韩等任何国家对此也未提出过异议。
但1952年韩国却私自将苏岩礁划入自己海域,1970年将其列为所谓“第四水下开发区”,1987年又在苏岩礁私自设立航海浮标。2000年之前,韩国更多的只是口头上的声索,并没有太多实质性举措。但是2000年下半年开始,韩国却非法在苏岩礁上设立高76米、重达3600吨的大型海洋平台,并将苏岩礁非法改名为“离於岛”,试图将其作为海外领土延伸,以此获得更多海洋权益。
2015年中韩展开海域划界谈判,韩国坚持主张“中间线”原则,与我国坚持采取的“等比例”原则存在歧义,导致划界谈判一度陷入僵局。苏岩礁及周围海域不仅是重要渔场,附近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韩国情报数据显示,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产量预计高达20亿吨,如果加上东海大陆架总量将超过80至100亿吨,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开发,这一海域很可能成为继里海之后世界第三大石油产区,这也是韩国为何如此在意苏岩礁的主要原因之一。韩国在苏岩礁私自修建的所谓“韩国离於岛综合海洋科学基地”,目的也是为了进行“先期勘探”。
但在韩国霸占苏岩礁24年后,我国部署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拔地而起,被视为是对韩国在这一地区“海上石油勘探”的回应。同时也为我国的深海资源勘探提供了新的尝试和经验。
韩国媒体对此忧虑不安,近年来,韩国深刻意识到与中国之间在深海勘探和钻井技术等领域的差距,一旦中国在这一海域开启海上油气钻探活动,将势不可挡。
这不仅将是一座油气开发基地,还将是一座多功能“浮动前哨站”,在经济、战略、科研等方面能力,都要远超韩国的海上建筑物。我国正在通过“勘探即控制”的新战略模式,让韩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在海洋事务中的差距,由此也彰显了我国对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