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怀集领域网,知怀集大小事」
岁月深处的梁村云吞
在我的美食记忆版图里,梁村云吞始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 C 位。梁村,这座两广交界的千年商埠,悠悠绥江穿流而过,滋养着一方土地,也孕育出独特的码头文化,进而熬制出别具一格的味觉图谱。当新鲜的猪大骨投入熬煮数小时的大地鱼汤底,当忙碌一天、饥肠辘辘的搬运工人邂逅热气腾腾的梁村云吞,在时光的悄然发酵中,一种美食在时光的发酵中酿成了活色生香的当地招牌。
童年记忆里,圩日的集市热闹非凡,尘土飞扬中,云吞摊若隐若现。那竹制挑担一头是咕噜咕噜冒着泡的猪骨汤,乳白的汤汁在锅里翻滚;另一头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云吞皮,透着一种质朴的韵味。老板娘手持木槌,在案板上敲打出一曲激昂的《十面埋伏》。新鲜的土猪肉糜在她的菜刀下不断翻滚、交融,渐渐化为饱含匠心的秘制配方。最让人叫绝的,当属那琥珀色的汤底,选用老母鸡、筒骨和大地鱼,用小火慢炖整整三个时辰。每轻轻舀起一勺,那浓郁的鲜香扑鼻而来,其中沉淀着岭南人世代相传的养生智慧。
少年时期的我,常流连于梁村书店与云吞摊之间,在这两处地方,我仿佛演绎着现代版的《鱼我所欲也》。当我翻开连环画《三国演义》,指尖轻轻摩挲着书页,云吞摊飘来的阵阵猪油香,混合着葱末的清新鲜味,瞬间钻进我的鼻腔。那一刻,书页上威风凛凛的关云长,仿佛也变成了云吞摊前笑意盈盈的 “云吞西施”。我紧紧攥着一块钱纸币的手心沁出汗来,卷成棍子的纸币在"小人书"与"云吞碗"之间划出优美的抛物线,最终总是沉甸甸地落入老板的收银纸盒里——毕竟对于味蕾来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彩远不及云吞入口的刹那诱惑。
时光匆匆,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每次重回梁村,走进老字号云吞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玻璃橱窗里陈列着的泛黄《营业执照》。当我用不锈钢勺轻轻舀起一颗颗饱满的云吞,它们宛如水中的元宝,圆润可爱。我忽然懂得:这看似简单的云吞实则是流动的美食记忆——竹升面杖擀出的面皮,虾子酱油的咸鲜里藏着《广东新语》的密码,而那勺滚烫的汤底,分明是阳光下潺潺流淌的马宁水,在时光长河里永远保持着恰当的温度。
当下的商业文明浪潮中,梁村云吞也完成了新的蜕变与升华。走进连锁店的明档后厨,你会看到层层叠叠的云吞皮与传承多年的古法竹升面和谐共处;烧着柴火的高汤锅与古朴的陶土罐一同沐浴在清晨的晨光中。当我轻轻咬破云吞的那一刻,依然能尝到1983年夏天那个蝉鸣午后的味道:猪肉糜里藏着两广客串的亲情密码,芝麻碎点缀着西江文化的包容精神,而汤底的醇厚,分明是《广东通志》在舌尖的立体注脚。(作者陈浩然)
▼关注怀集领域网视频号 知新鲜事 ▼
▍ 来源:网友投稿
▍合作客服: 18026194511
▍免责声明:本文由怀集领域网发布,由于部分内容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领域君微信:huaijinet88,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敬请谅解,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