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绿营刚刚提出要针对蓝营区域民代发动罢免时,岛内一些名嘴就可劲儿嘲讽,极力带风向此举实在荒唐,弄到最后一个也罢免不成看绿营如何收场。受此舆论影响,蓝营的政策是左右摇摆,从否认罢绿进行反制到后来的“以战止战”,总之就是在前一步退三步的节奏中扭扭捏捏。直到绿营开始挥舞司法大棒,蓝营意识到有灭党之危后,才被逼着开始反抗。
然而在蒋万安提出“倒阁”,一切推倒重来后,待风向的舆论又开始了。
不断有人批评蒋万安此举太过冒失,从各种利弊来分析此举窒碍难行,还有人奉劝不要上了绿营的当。而绿营那边则是极力怂恿,双方莫名形成了某种呼应,以至于让蓝营头昏脑涨,一时之间完全摸不着头脑。这些人顽固蓝营在罢免战中被动形势,还在鼓吹到最后蓝营民代没几个会被罢免,继续迷惑蓝营高层,让本就犹豫不决的朱立伦继续活在侥幸里。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在绿营发动司法不断对罢绿团体进行打压,以及搜索蓝营党部带来的寒蝉效应后,双方的差距正在被进一步拉开,到最后蓝营唱罢免保卫战独角戏绝非不可能。
据岛内媒体报道,在大罢免第二阶段连署进入最后一周之时,岛内媒体《镜周刊》也透露了绿营罢蓝团体的最新进度,据悉在35位进入二阶的泛蓝民代中,有超过16位已经达标或接近达标,还有5人进度过半。媒体分析能进入投票阶段的蓝营民代,最后恐怕会超过20位,而罢绿团体也宣称,泛蓝选区的王鸿薇、李彦秀、罗智强等均已经达到二阶门槛,这对蓝营来说绝对是极为危险的信号。
即便当下的蓝营已经觉醒,也会进一步点燃支持者的热情,当若真有超过20位区域民代进入投票阶段,届时蓝营将会面临四面楚歌的窘境,资源会被极大分散,为了自保就已经疲于奔命,更别提去罢免绿营民代进行反击了。
然而蓝营面对如此不利形势,岛内某些名嘴为了自己那点利益,还在不断带风向迷惑蓝营,还在鼓吹蓝营不会大面积被罢免,这是要准备要一切成定局后,让蓝营欲哭无泪啊。其实这些人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阻止蓝营发动“倒阁”,而在罢免上营造乐观的氛围,让蓝营始终对绿营罢不成抱有幻想。
朱立伦早前一直对反制罢免态度不积极,倒霉就倒在了蓝营的内部民调,其民调始终显示多数民众反对罢免,甚至一些泛绿机构公布的民调也是类似结果。而一些泛蓝名嘴也是各种出主意,蓝营高层还真会听,其实从选举期间就能看出来,蓝营有时候会把这些人的言论奉为宝典。
可他却忘记了罢免战打的就是基本盘,蓝营不仅在这上面处于劣势,而且绿营基本盘对于罢免更有积极性和动力;反观蓝营不仅要让自己的整个基本盘都动起来,还要调动中间选民的积极性,可谓面临双重难度。
由此不难看出,尽管岛内某些人以泛蓝或中立自居,但暗地里却不断在给蓝营设套,又或者出于私利要看蓝营笑话,还有人试图削弱蓝营暗助民众党,以借此来给自己的未来铺路。
对此岛内舆论也认为,蓝营很多时候都被某些名嘴误导,这些人事后会快速变脸,转过头就会把责任全怪到蓝营头上,什么不团结、各自为政、没有理想等等,总之会把自己摘干净,蓝营则不断吃哑巴亏。但从另一面也可以看出,当下的蓝营高层太缺乏清晰的战略主张,以及坚定的政党立场,只会一味讨好选民,稍有风吹草动便惊慌无措,也难怪其始终会被绿营压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