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自从2020年印度在喜马拉雅与我国掰过手腕之后,就有了长达五年跌入“冰点”的一段时光。
然而,谁又能想到,在2025年4月,一直自诩不凡的印度又开始与我国关系迅速升温。
正应了“三国”中的那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印度困境
提到印度,就不得不说他们的大国之梦,莫迪上台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印度干脆也就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取代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
所以在2021年时,印度花费了重金建设了不少工厂,就比如生产手机的流水线“富士康”。
同时,美国的大型也非常支持印度,波音还在印度开设了一个零件工厂。
不过,经过几年的努力,印度也用自己的实力告诉了全世界,自己根本难以成为“世界工厂”,更难取代中国。
本来莫迪在2021年放出豪言,在2025年要将印度的制造业占GDP比重提高至25%,可还没到2024年时,制造业的GDP就下降到了16.3%。
不升反降,足以说明一切。
究其原因,不过也就三点,但是每一点都击中了印度的命门。
首先就是印度的电网建设极为落后,普及率低,再加上偷电现象在印度极为普遍,所以即使是首都新德里,都不可能做到稳定供电。
试想一下,工厂接到订单,本来工人要赶订单,但是中间突然停电了,这订单怎么可能按时交付呢?
其次就是印度的国情问题,因为他们以种姓区分阶级,所以印度的工人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时候,工人难以达到制造的标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印度的基建落后,公路并不是四通八达,所以在运送货物之时,效率低不说,送货的完整性也有待考究。
这几年过去,印度人给欧洲人的印象也是直线下降,因为他们制造的东西也太让人难以拿得出手了。
就因为以上的这几个问题,所以印度也难以成为世界工厂,再加上印度乱七八糟的营商环境,不少企业关掉了印度的厂,纷纷跑路。
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印度其实也还可以通过老美的扶持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可是偏偏特朗普没有给它留丝毫的情面。
关税大战
4月初,特朗普就给了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一记重锤。
刚刚访问过美国的莫迪也懵了,他以为自己的低姿态起码也能让特朗普对其手下留情,可没想到,特朗普给印度加征的关税税率为26%,比日本和韩国两个小弟都要高。
本来印度制造出来的东西就受到很多国家的诟病,如今特朗普再给印度制造商品加上高额的关税,那岂不是之后价格一贵,更没有优势了么。
这还不算什么,随后美国的商务部将印度还列入了美国的“重点观察名单”之中。
理由是印度在知识产权和医疗等方面都侵害了美国的利益,一系列的操作下来,莫迪也是焦虑不已。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和中国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4月19日,印度媒体还将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的采访登在了报刊之上,目的就是想要对外宣布,中印的关系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而这一阶段的双方也开始互相加深交流,并且也将之前停飞的航班也逐渐恢复了,这些都表明印度在这个节骨眼上认清了现实,既然取代不了中国,那不如和中国合作发展。
而且在此关键时刻,徐飞洪也表现出了大国该有的风范,他称之后希望通过中国在印度投资企业,如此一来,进一步增强印度制造。
话虽简单,但含义可一点也不简单,其实就是让印度来中国照着学习,实在不行就有样学样,时间长了多少也能学点。
这也点醒了印度,美国对它的态度,一副可有可无的样子,想必也就是将印度当一个对抗中国的棋子而已。
就算有一天印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难保不会成为美国下一个想要遏制的对象,与其如此,不如与中国一起合作,谋求发展。
合作还是对抗
其实,在印度的经济开始显现危机之后,莫迪也开始了他的摇摆动作。
在今年的3月份,莫迪就宣布取消了所谓的“取代中国”的计划,这也就说明莫迪内心已经有了变化,只不过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加快了莫迪的脚步而已。
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自己将在近期去印度访问,他对外称自此次目的就是为了与印度协商贸易和关税的事宜。
但是万斯去印度背后是想要让莫迪继续听美国的安排,争取在制造业上取代中国,这样也就可以帮助美国遏制我国的发展。
相比于美国不可告人的目的,很明显我国的态度其实是更加成熟的。
在莫迪与特朗普谈判之前,我国也打开了天窗说亮话,将印度目前最需要地摆在了他们的眼前。
从2021年之后就可以看出,印度离制造大国的距离还是极为遥远的,美国并没有给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只是单纯地想要将印度变成遏制我国发展的棋子而已。
而且美国在最初也向印度投资了不少钱,但是他们发现收效甚微。
而最能将印度带起来的只有中国了,因为印度和我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口大国,所以在经验方面,我国也是更合适的。
而且在徐飞洪的采访中,他也谈到了印度一直以来的痛点,就是电网建设的方面,而我国可以对印度扩大投资的同时,开发雅鲁藏布江的水电项目。
而我国的电网实力,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
这无疑是印度最为在意的,毕竟没有电的印度,就是再想搞制造业,也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因此,在这次莫迪和万斯即将见面谈判之前,我国非常明确地表明了态度,这正好也和莫迪年初的示好不谋而合。
有了我国的态度,相信在之后莫迪与特朗普的谈判中他也会选择权衡利弊了,一面是合作共赢,一面是吃干抹净,想必任谁都会知道如何去选择吧。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中国驻印度大使:中印正密集沟通互派记者和签证便利问题
金融界:印度担忧中方“限制措施”阻碍印度发展国内制造业 中国驻印大使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