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彭博社近日报道,由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中国炼油企业对美国石油的采购量大幅削减了90%,转而以空前规模从加拿大进口原油。报道称,加拿大西部的跨山管道扩建项目(TMX)去年投入商业运作,为中国和其他东亚石油进口国获取艾伯塔省油砂区的丰富原油储备拓展了渠道。报道引述货物跟踪和分析公司Vortexa Ltd.的数据称,今年3月,从跨山管道终点附近的温哥华港运往中国的原油进口量飙升至前所未有的730万桶,这一数字有望在4月进一步上升。

这意味着美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损失了十几亿美元,虽然4月份的数据还未统计,但中美依旧没有坐下来谈判,这些石油贸易份额自然也会持续交给加拿大,算下来可就是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了。至于为什么要交给加拿大,理由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自特朗普2024年当选以来,就不断放出狠话要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个州”,采取的手段包括对加拿大加征关税、通过舆论裹挟和贬低加拿大在国际上的存在感,以及让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引咎辞职。



特朗普(资料图)

加拿大之所以长期都唯美国马首是瞻,主要就是因为该国无论是贸易出口,还是安全保障都无法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支撑加拿大经济体系的石油出口,更是依赖美国这个大买家。这也就是美国敢于将加拿大当成“奴才”对待的主要原因,因为美国知道加拿大没有说“不”的资本和底气,除非他们有胆量与美国经济脱钩。不过,加拿大在面对美国关税大棒打击时,因不再有退路,必须竭尽全力进行反击博一线生机

加拿大新总理马克·卡尼上台后开始新官三把火,毕竟也要对自己政绩和选票负责,所以出手也比较狠,对美表态强硬立场,竟然无心插柳,意外成为这场中美能源变局的催化剂。这位在渥太华国会山喊着"能源自主"的加拿大领导人,做事也还算雷厉风行,不仅加速批准了跨山管道扩建项目,更在北极资源开发问题上与中国达成战略默契,可以说人家目前还是识大体懂进退的。因此,在他的主导促成下,中加能源合作已超越单纯生意合作买卖,在此升华演变成了对抗美国贸易霸凌



石油开采(资料图)

最近一段时间,加拿大社会“硬刚”美国的“名场面”可谓屡见不鲜。从加美两国冰球运动员在赛场大打出手、现场观众齐嘘美国国歌,到加拿大各地下架美国酒类商品,再到“雪鸟”一族放弃冬天奔赴美国温暖南部度假……很多人将“We resist 51st(我们反对成为第51个)”字样贴纸贴在各类物品上,抵制特朗普扬言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州”的挑衅言论。“Elbows Up”(肘部向上,寓意反抗)成为加拿大时下最火的口号,出现在T恤、棒球帽和汽车保险杠等各类物品上。

如今留给美国企业时间已经不多了,由于中美两国迟迟打不成协议,如果等市场完全饱和后,那么美国企业再想抢占中国市场已经不可能了,尤其是农业产品,中国不进口美国农产品完全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在这场因关税政策引发的“蝴蝶效应”中,美国企业无疑是损害最大的一方,特朗普的关税大战看似是为了美国谋求利益,实则是在损害美国自身经济利益、企业利益以及消费者利益。



加拿大新总理马克·卡尼(资料图)

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已进入深水区,考验的是双方的韧性和持续应对能力。据德国数据分析公司预测,202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大幅减少,但在其他市场如北美、南美及非洲的出口会有显著增加。这种贸易结构的调整显示出中国的经济韧性和战略灵活性,相较之下,美国在贸易战中的持久力尚有待观察。在未来,中国需要继续保持冷静和智慧,通过加深多边合作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应对各种可能的国际挑战。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建设更加稳定和繁荣的国际秩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