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匠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0多年以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大家可能不记得她的名字,但大约都知道关于她的那句名言。
“那时候她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断头王后》
她出身显贵,受尽荣宠,对艺术和生活有着独到的见解,夸张的发饰和洛可可风格的服饰引领了时尚潮流,诠释着真正属于皇室的宫廷艺术。
2006年电影《绝代艳后》
2006年电影《绝代艳后》
同时,她又迷恋赌博,花钱无度,生活奢靡至极,不懂百姓饥苦。甚至有人说她一个人就败光了法国的国库,被人们称为“赤字夫人”。
2006年电影《绝代艳后》
1793年10月,一条本属于杜巴丽夫人的天价钻石项链,将她彻底的推上了断头台,结束了她曾经风光无限却又充满争议的一生。
原本,这只是骗子为了骗钱而设计的一个小阴谋,没想到最终却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 ,皇后被砍头、主教被流放,就连法国波旁王朝也因此覆灭。
那么,这条被视为压垮法兰西王国最后一根稻草的钻石项链,究竟有多奢靡?为何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2006年电影《绝代艳后》
杜巴丽夫人与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
谈及这条充满传奇色彩的钻石项链,就必然绕不开法国历史上那两位极具影响力和话题性的女性:杜巴丽夫人与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
杜巴丽夫人是路易十五(1710-1774年)法国大革命前最后一任官方情妇。
杜巴丽夫人
交际花出身的杜巴丽夫人,对政治丝毫不感兴趣,只热衷于各种名贵的珠宝与奢华的服饰,生活极度奢靡,对金钱的挥霍可谓毫无节制。
杜巴丽夫人
国王每年都会拨款给她,作为她的置装费。她在王宫的房间内拥有一个硕大的衣柜,衣柜中的每一件单品的价格都在1000—10000里弗尔。
要知道,当时一个普通法国民众一年的收入,也就100里弗尔而已。
路易十五与杜巴丽夫人
而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花钱方面,与杜巴丽夫人更是不相上下。
2006年电影《绝代艳后》
玛丽·安托瓦内特自出生起,便是奥地利与法国交好的工具,成为了两国政治博弈中的无辜牺牲品。
1762年绘制 7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让·艾蒂安·利奥塔
奥地利女皇为了弥补女儿,对她的溺爱程度更是超乎想象,只要是她提出的要求,哪怕是再荒诞不经,女皇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
而这也让玛丽·安托瓦内特养成了骄奢淫逸的不良习惯,为她未来的不幸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2006年电影《绝代艳后》
等到玛丽·安托瓦内特15岁时,奥地利女皇才幡然醒悟,自己一直宠溺有加的女儿,并不具备成为未来法国王后的基本教养。
但为时已晚,玛丽·安托瓦内特已经踏上了前往法国的和亲之路。
路易十六性格懦弱,优柔寡断,对太子妃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话更是言听计从。
尤其是在物资方面毫不吝啬,无论是极为昂贵的珠宝首饰,或是耗费巨资打造的华丽宫殿,只要能让玛丽·安托瓦内特感到高兴,都会毫不犹豫地应允。
路易十六
这一系列的特殊境遇和纵容,让玛丽·安托瓦内特变得愈发肆无忌惮。
她每日穿着浮夸华丽的服饰,戴着价值连城的珠宝,举办着一场又一场极度奢靡的派对,挥霍着大量的财富,全然不顾外界的风云变幻和民众的疾苦。这也让那些曾对她寄予厚望,期待她能够带来改变和福祉的法国人民,彻底失望透顶。
2006年电影《绝代艳后》
为杜巴丽夫人打造的天价钻石项链
1774年5月,路易十五因病离世,路易十五的孙子路易十六继承王位,整日沉迷于享乐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了一国之后。
路易十六继位
由于路易十五的突然去世,他的情妇杜巴丽夫人也被赶出了皇宫。
不过,这可愁坏了巴黎珠宝商Boehmer & Bassange,因为早在两年前,他便接到老国王路易十五的委托,要为杜巴丽夫人打造一条前无古人的奢华钻石项链。
电影中的路易十五和杜巴丽夫人
为了能够大赚一笔,Boehmer & Bassange决定以小博大,将自己全部的现金流投入其中,花了2年的时间凑齐了647 颗、总重达 2800 克拉的钻石。
并通过蝴蝶结与流苏的设计,展现出了极致的奢华与精致,据说,这条钻石项链所投入的造价就高达 200 万里弗尔,绝对可以算的上是那个时代的天价珠宝了~
可珠宝商Boehmer & Bassange还未交货,局势就发生了转变,Boehmer & Bassange瞬间傻眼了,如果不将这条项链售卖出去,自己将面临破产的绝境。
由于这条钻石项链过于奢华,珠宝商想来想去,这东西只有王室能买得起,于是找到新国王路易十六兜售。
波旁王朝的末代皇帝有着众所周知的身体问题,是法国几百年来唯一没有官方情妇的国王。
他本想买下送给玛丽王后,可是骄傲的小公主根本看不上为别的女人设计的珠宝,尤其是这个女人还是她不屑的情妇杜巴丽夫人。
1938版《绝代艳后》中的场景
后来,Boehmer & Bassange有多次向王后兜售这条项链,都被婉拒了。
就这样,这条耗费巨资的钻石项链,砸在了珠宝商Boehmer & Bassange的手中。
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拉开帷幕
珠宝商Boehmer & Bassange本想就此放弃,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宪兵队军官德拉莫特伯爵的夫人让娜·德瓦卢瓦-圣雷米是王后的闺蜜,于是便委托其帮自己向王后卖项链,并承诺给其好处。
让娜一开始拒绝了,因为她并未得到王后的宠爱,这只不过是自己传出来的谣言,目的是为了从情夫——想仕途高升的红衣主教罗昂的手中骗点零花钱。
但当让娜在珠宝商Boehmer & Bassange那看到这条奢华至极的钻石项链时,瞬间便被其散发的璀璨光芒所震撼,也正是在此时,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悄然拉开帷幕。
为了能将这条项链骗到手,让娜将目标再次对准了冤大头:红衣主教罗昂,她模仿王后的笔迹与罗昂通信,让罗昂相信王后对他产生了好感。
红衣主教罗昂
等到时机成熟,便暗示罗昂,王后对这条钻石项链的喜爱,但碍于身份无法公开购买,如果有人能帮她,定会在仕途上给予帮助。
此时的罗昂,早已被仕途冲昏了头脑,完全失去了应有的理智和判断力。
他主动联系了珠宝商Boehmer & Bassange,并提出了分期付款的条件。珠宝商Boehmer & Bassange以为是罗昂为了巴结王后才购买,很干脆的就答应了。
于是,让娜伪造王后的签名,与罗昂一同签署了这份分期付款的协议。
签完协议后,罗昂开始四处筹集货款,而让娜则心怀鬼胎,假意去将钻石项链交给王后,实则带着项链跑路了。
她将项链上的钻石拆了下来,单独变卖,这条曾象征着奢华与尊贵的天价钻石项链,最终在贪婪与欺骗的阴影下,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由于罗昂迟迟没有交付头期款项,珠宝商Boehmer & Bassange感觉不对,便直接去皇宫找路易十六与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看着带有自己签名的分期协议更是一脸懵,虽然挥金如土是她生活的常态,但眼前的这份巨额协议她并不知情。
经过一番调查,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浮出了水面。
国王下令逮捕污蔑王后信誉的让娜,并对其判处鞭打、烙印等严刑。但让娜并没有因此屈服,被判无期徒刑一年后,让娜将自己伪装成男人,躲过了安检,从法国监狱中逃了出来。
2001年《项链事件》中的让娜
她逃到了英国伦敦,出书造谣与诋毁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并宣称王后为了购买价值千金的钻石项链,不择手段,甚至将自己当作替罪羊。
这些谣言如同野火一般在法国民间迅速蔓延并发酵,让无辜但饱受诟病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身败名裂,法国王室的声誉也因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没过几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被送上了断头台。
和发起战争花了几十亿的国王比,一个花钱买珠宝和衣服的王后,显然更适合作为一个反面靶子。
民众更愿意相信是因为王后穷奢极欲,挥霍无度,法国的国家财政才到了无法运转的地步。法国人民是由于王后的压榨,才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
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晋之骊姬。
莫不如是。
2006年电影《绝代艳后》截图
J先生说:
捧着金饭碗出生,未必是一种幸运。
回看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生,自她出生那一刻,她的命运便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被无尽的荣华富贵所环绕,但她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即便成为了法国王后,也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奢华世界里,对民众的疾苦和社会的呼声置若罔闻。
直到社会的风暴终于来临,玛丽·安托瓦内特才如梦初醒,但一切为时已晚。
在天价钻石项链丑闻事件中,玛丽·安托瓦内特看似是被卷入了一场复杂而险恶的阴谋漩涡之中,但这一切的发生并非偶然,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奢靡无度与肆意挥霍,早已让民众忍无可忍,最终被送上断头台,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注: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可溯源图片已标明引用出处,如有遗漏或侵权,请联系小编~
推荐阅读:
世上最完美的珍珠!漂泊500年,身价暴涨7000万,三国王室争破头
9岁参政,精通5国语言的比利时未来女王,珠宝箱竟如此寒酸!
文玩圈的“白月光”,手把手教你解锁108手串的色彩混搭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