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31日,这是一个在新疆工业发展史上熠熠生辉的日子,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大化肥工程在这一天建成投产。这一工程的落成,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新疆大地上激起了层层发展的涟漪,它不仅标志着新疆工业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在农业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与之相关的邮票,也成为了记录这一时代辉煌的独特载体。
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大化肥工程,坐落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北郊的天山主峰博格达峰下。博格达峰,这座以其雄伟壮丽、神秘莫测而闻名的山峰,宛如一位沉默而威严的守护者,见证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每一个重大变革。大化肥工程选址于此,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工业文明的一次完美邂逅。它是国家“六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建设项目之一。如此重要的地位,从项目筹备之初就备受瞩目,无数人的目光聚焦于此,期待着它能为新疆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这个工程规模宏大,堪称工业领域的“航空母舰”。它包括从日本等国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和国内配套的年产52万吨尿素装置,还有从奥地利引进的年产1700万条编织袋厂等装置。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就像是为工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源泉。合成氨和尿素作为化肥的主要成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的充足供应,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而编织袋厂则为化肥的包装和运输提供了便利,确保了化肥能够安全、高效地送达农民手中。
工程总投资高达5亿多人民币,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额资金。为了支持这一重大项目的建设,科威特“阿拉伯基金会”提供了部分贷款。这一国际合作,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从1981年8月动工兴建,到1985年7月31日试车成功,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无数建设者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一线。他们顶着烈日、冒着寒风,克服了重重困难,用汗水和智慧将蓝图变成了现实。每一块砖石的堆砌,每一根管道的安装,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付出。
大化肥工程的建成投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此之前,新疆的化肥主要依赖内地调拨和从国外进口。这种局面不仅导致化肥供应不稳定,而且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而大化肥工程的建成,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它实现了化肥的就地生产,保证了化肥的稳定供应,降低了生产成本。大量的优质化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田间地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农民们再也不用为化肥的短缺而发愁,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业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可以说,大化肥工程是新疆农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为新疆的繁荣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T165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四组)
值得一提的是,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大化肥工程还以独特的方式登上了邮票。1991年9月20日发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四)》特种邮票第二枚(T165 - 2),就以这座工程为主题。这枚邮票就像是一个时光胶囊,将大化肥工程的辉煌瞬间永远地定格在了方寸之间。
邮票画面以美丽神奇的天山主峰博格达峰为背景,博格达峰那连绵起伏的山脉、皑皑的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既衬托出了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大化肥工程的雄伟气势,又表现出了新疆独有的特征。大化肥工程的建筑在画面中清晰可见,它宛如一座钢铁巨兽,屹立在天地之间,彰显着我国工业建设的伟大成就。画家通过精湛的绘画技巧,将工程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工程的宏大和壮观。
特69化学工业(重点看特69-1)
这枚邮票不仅仅是一张美丽的图片,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记录了我国工业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让后人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当时我国工业发展的水平和成就。同时,它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当我们看到邮票上那雄伟的工程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感到骄傲和自豪。
J8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
与“大化肥”相对的是“小化肥”。在我国1976年发行的《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第三枚邮票(J8 - 3)中,就描绘了一座小化肥厂生产的兴旺景象。小化肥特指由地方乡镇兴办的小化肥厂,它规模小,设备简单,原料就地取材。虽然它的规模无法与大化肥工程相提并论,但它却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画面中,这座小化肥厂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厂房之间,各种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生产出来的化肥被整齐地堆放在仓库里,等待着运往各地农村。一辆辆满载化肥的卡车从厂门口驶出,驶向广袤的田野,预示着化肥生产带来的农业大丰收。这枚邮票展示了中国化肥工业的全貌和特征,体现了我国化肥工业在不同层面上的发展。
小化肥厂是我国化肥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型化肥厂无法满足所有地区化肥需求的情况下,小化肥厂应运而生。它们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缀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它们利用当地的资源,生产适合当地土壤和农作物需求的化肥,为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小化肥厂的发展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解决了当地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的繁荣和发展。
从大化肥工程到小化肥厂,我们看到了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科研人员、工人和农民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科研人员不断钻研新技术,提高化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工人们日夜奋战在生产一线,保证化肥的正常生产;农民们积极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我国化肥工业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邮票作为这一发展历程的记录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们不仅是艺术的珍品,更是历史的教科书。通过邮票,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脉络,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同时,邮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窗口。我们可以将邮票上的故事讲给后人听,让他们了解我国工业建设的艰辛历程,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如今,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些邮票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激情和奋斗的年代。我们能够感受到建设者们的豪情壮志,能够体会到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大化肥工程和小化肥厂虽然已经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它们所代表的精神却永远不会磨灭。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继续推动我国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不断创新技术,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农业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大化肥工程及其相关的邮票,是我国工业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它们见证了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迈进的坚实步伐,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工业和农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我们将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篇章,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而那些记录着历史的邮票,将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让我们怀揣着梦想和希望,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鸿邮艺术品拍卖会 1949年前民国普通邮票 孙中山像4分 盖销 成交价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