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美军近日不断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军事打击,一般以为是以大欺小,其实双方有得打。胡塞武装有能力击落美军的无人机。它的武器装备何来?看它背后有谁支持就知道,心照不宣。

美国打击胡塞武装的原因,主要是航运安全。胡塞武装对红海航道的袭击,威胁石油运输国际航道,美国以此为由采取行动,“维护航道安全”。



美国视胡塞武装为伊朗的代理人,打击它们旨在削弱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美国通过军事行动支持其铁杆盟友以色列,也做给沙特、阿联酋等石油出口国看,巩固其在中东的战略地位。特朗普以军事手段维持强硬姿势,迎合美籍犹太裔利益集团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美国和伊朗最近又恢复核谈判呢?美国是想要缓和中东的紧张局势吗?

笔者认为,美伊就核问题谈判是不得不谈,虽然明知是谈不拢,不会有结果。笔者留意到澎湃新闻刘中民的某些观点,可供参考。

最近美国和伊朗之间就核问题的互动十分频繁。最近(4月12日),美伊双方终于在阿曼首都举行自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来的首次高级别会谈,并在几天前(19日)举行了另一次会谈。美伊过去7年以来一直严重对峙、关系紧张,现时有缓和的迹象。特朗普反复无常,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是他,现时恢复谈判也是他。

美伊严重缺乏互信、双方诉求差距巨大。在阿曼的间接会谈只是双方互相试水摸底,距离解决伊核问题仍需跨越巨大鸿沟,实现美伊关系正常化十分艰难。

从4月7日到今天,表面看来美伊双方的间接会谈还可以;在相互尊重、建设性气氛中展开,双方就美国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和平发展核计划等问题,通过阿曼外交大臣向对方传递各自的立场。伊朗外长表示,“整个过程在平和、相互尊重的气氛中进行,没有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双方都展现以平等立场推动对话、希望达成协议的承诺。”间接谈判结束后,美伊双方代表团团长在阿曼外交大臣的见证下进行了几分钟的面对面交流。



现在看来,首两轮间接谈判已经“接近达成正式谈判的基础”,或可开始启动实质性谈判。

美国釈出善意,认为与伊朗的沟通是朝着实现互利结果迈出的一步。不过,特朗普以惯常的模棱两可的两面策略,在肯定谈判有好开始的同时,指责伊朗采取拖延战术,并继续向伊朗发出军事威慑的警告:如果伊朗拖延谈判进程,美国会严厉回应。特朗普强调伊朗必须放弃拥有任何发展核武器的想法,否则其核设施可能遭到美国军事打击。特朗普认为伊朗已经非常接近研制出核武器。以色列也帮腔,警告说绝不能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

特朗普和以色列表达对伊朗不满并发出警告的同时,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强硬回应。据《德黑兰时报》报道,哈梅内伊强调必须持续增强武装部队在装备和能力方面的战备状态。他谴责美国执行双重标准,自身拥有最致命的武器,却禁止他国发展防御性武器。他强调伊朗将同时加强“硬件准备”(加强武器装备能力,改善军部组织结构)和“软件准备”(对目标使命和道路正义的信心)。

从美伊双方的反应来看,充分反映出相互的深刻不信任,目前尚处在彼此试探的阶段。

伊核问题是美伊矛盾的表象。美伊从意识形态到地缘政治的全面对抗,是美伊矛盾的本质。如果双方仅就伊核问题进行谈判,很难有突破。只有从根本改善美伊关系,才有可能解决伊核问题,不可以本末倒置。目前美国寻求通过制裁施压试图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和抗衡以色列的地区政策,伊朗不以为然。伊朗认为,伊美谈判的唯一议题是伊朗发展核计划和美国解除制裁。双方南弦北辙,是鸡先还是蛋先的问题。

美国意图通过继续施压和维持制裁,制止伊朗发展核武器。伊朗的目标是要求美国解除制裁和坚持核开发的权利。这背后有伊朗和以色列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从这个角度看,笔者认为美伊谈判只会是一场空转,不会有实质成果的。

所谓“伊朗问题”,出现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伊美双方围绕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地缘政治和核武计划,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安全等领域全面对抗,拳来脚往。美国长期以来奉行对伊朗恶意的遏制政策。从伊朗的角度看,美国是傲慢无礼,横行霸道,极限施压。2003年的“伊核危机”出现后,美伊双方的矛盾对抗更为尖锐。当年小布什为此加大了对伊朗的遏制、围堵和制裁。奥巴马(2008年)决定重返亚太因此在中东战略收缩,需要谋求通过接触和谈判解决伊朗问题,于是采取“制裁+谈判”的双轨方式,最终于2015年达成伊核协议。众所周知,特朗普上台后,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迄今。现在他重新上台后,旧事重提。



特朗普的根本错误在于其傲慢专横,力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伊朗屈辱地接受美国的要求:放弃发展核武,具体内容如下:(1)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申报所有军事核项目,永远放弃发展类似项目;(2)停止所有浓缩铀活动,永不进行钚材料处理,关闭重水反应堆;(3)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无条件进入任何地点核查;(4)停止囤积弹道导弹,停止研发载核导弹系统;(5)停止支持包括真主党、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在内的中东“恐怖组织”;(6)停止支持阿富汗及周边地区塔利班等“恐怖势力”、停止庇护“基地组织”领导人;(7)中止对伊斯兰革命卫队、特别是“圣城旅”对世界各地“恐怖分子”的武装支持;(8)促使什叶派民兵解除武装;(9)中止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支持、致力也门问题的和平解决;(10)撤离在叙利亚的所有军事人员;(11)停止威胁摧毁以色列、不再威胁国际航运、不再发起网络攻击;(12)释放所有被拘押的美国及其盟友的公民。

由此可见,美国开出的条件涉及全方位所有核心问题,而伊朗的关切只是美国解除制裁、不得干预核计划。彼此缺乏共同点,从何谈起?

如今在没有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美伊谈判等于从零开始,困难之多可想而知。以色列从旁插咀、特朗普反复无常、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集团高度警惕,这些都是笔者对美伊谈判不表乐观的原因。集团势力的敌对、意识形态的分歧、宗教信仰的不同,历史纠葛的积怨,剪不断理还乱。中东地区是地球上的火药库。因此,笔者的结论是:美伊关于伊核问题的谈判十分困难,短期内解决不了。

至于以色列,在中东的终极意图是确保其在该地区的安全和扩张。为达此目的,以色列要歼灭巴勒斯坦,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具体是铲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哈马斯等敌对势力,以消灭对其安全的威胁;吞并加沙地带,扩大其领土范围至整个约旦河西岸;削弱伊朗及其盟友的影响力,反对伊朗发展核武、维持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优势。这些目标反映了以色列在复杂地缘政治环境中的战略考量,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军事冲突风险极高,局势非常紧张,但目前尚未至于爆发全面战争。

笔者认为,以色列的终极目的是要拖美国下水,美伊之间爆发战争。过去几年,以色列空袭过伊朗驻叙利亚使馆导致多名伊朗军事顾问死亡;伊朗使用过导弹和无人机对以色列本土发动直接攻击。以色列一旦确认伊朗的核计划对其生存安全构成威胁,以其强悍的民族性格,可能采取军事行动。美籍犹太裔利益集团对特朗普的巨大影响力不可低估。一旦俄乌战争分出胜负,今后几年,以伊爆发战争并非不可能。从俄乌战争到以伊战争;以色列取代乌克兰的角色,在中东做美国的打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