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居民从刚回迁时的不适应到如今乐在其中,我作为社区工作者感觉很有成就感。”4月15日,鹊华理想社区党委副书记王侃在处理社区治理事务的间隙跟记者聊起社区变化,“经过两年多的建设,鹊华理想社区在社区治理1.0版本基础上,现在已经迈进了社区治理2.0版本。”
鹊华理想社区是起步区第一个回迁社区,于2023年4月完成一期回迁,共1075户3000余人,目前入住率达到了100%。
近年来,起步区立足大规模居民回迁实际,创新打造“理想社区”品牌,制定理想社区指标体系、建设方案、验收办法等指导意见。鹊华理想社区正是起步区按照标准建成的第一个理想社区。
对于什么是理想社区,王侃有自己的理解,“所谓理想社区,就是为居民打造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场景,通过提供各种品质服务,引导居民适应上楼后的新生活,实现从‘安居’到‘乐居’的转变。”
建设理想社区,首先要搭建切合实际的制度体系。鹊华理想社区共回迁11个村庄,为协调理顺社区治理与村务管理,社区党委践行“1+6+3”工作体系,其中“1”就是在社区党委统领下,将原来的村干部合理分流,走网入格,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分片包干,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到“微网实格”体系探索中,如今已基本实现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让群众幸福“满格”。
建设理想社区,还要有满足居民期盼的理想生活场景。鹊华理想社区回迁两年来,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放眼全市,在我们身上有多个‘第一’,包括全市第一个回迁当年即可办证的回迁社区,全市第一个绿建二星标准建设、精装修交付的回迁社区,全市第一个直饮水入户的回迁社区。”对于社区的建设标准,王侃很有信心。
如今,鹊华理想社区内,社区党委积极构建理想邻里、教育、健康、创业、服务、治理等6大理想场景,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让理想生活照进现实。社区周边,兰溪幼儿园启用,配套小学加快建设,鹊华中学2024年9月正式开学,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建成并实现首期招生。
“居民对新生活的适应从各类共享空间的使用率上就能看出来。”王侃告诉记者,社区最初仅有“四点半课堂”,现在大家利用自身特长,自发组建起合唱、书法、瑜伽等8支兴趣社团,到现在,所有的共享空间每天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
理想生活场景从规划逐步变成现实,让社区居民对高品质理想生活更有追求,也更有信心。
在社区中心广场一侧,一个景观亭廊、几把椅子便成了居民聚集谈天的好地方,这里是社区创新打造的“书记茶摊”,社区负责人每周在此“出摊”,与居民谈心了解居民诉求。
4月15日当天,虽不是社区负责人“出摊”的日子,但当记者随王侃来到这里,仍能明显感觉到他们之间的亲近。王侃告诉记者,通过搭建书记茶摊、周二议事、共享法庭、楼长联席会、物业经理接待日等平台,社区及时响应居民的诉求,实实在在为居民办实事,同时也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
据介绍,社区回迁两年来,居民参与度提升30%,社区矛盾减少约30%,累计收集并实施居民建议50余条,12345市民热线工单连续四个月实现零投诉。
“社区治理2.0版本注重社区能人和志愿者的挖掘和培养,让居民自发的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实现从‘观众’到‘主角’的自治新篇章。”王侃说,接下来,鹊华理想社区将借助起步区五年成形的力量,在接下来的新征程上,进一步探索理想社区的3.0版本,实现村改社区的华丽转变。
(大众新闻记者 胡沥中 刘飞跃 海报设计 王雅雯 视频 胡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