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对越自卫反击战,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在这场战争中,解放军展现出强大的实力,扬我国威,让世界为之侧目。



单从技术层面来看,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或许并不高深,双方未动用空军和海军,只是传统的陆军作战,作战水平也较为原始,几乎没有电子战元素。然而,解放军凭借有限的技术手段,依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中越战争爆发前,我国曾无条件援助越南,越军当时使用的电台多为我国研制。以至于在中越战场上,不少越军使用的与我国相同的通讯电台。按常理,同类产品可互联互通,但这也给监听和干扰带来影响。

1979 年2月,我国正式宣布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二十多万解放军雄赳赳气昂昂地攻入越南境内。与此同时,一支神秘部队悄然在中越边境展开战线,这便是解放军的电子对抗部队。他们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监听越军的无线电通讯。



这次入越作战与以往大不相同。以往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在我国境内,获取情报的途径相对较多。可这次是在他国作战,既没有打入敌人内部的情报网,又缺乏先进的预警机和无人机,获取情报困难重重。有人或许会提议让侦察兵抓“舌头”,但这种方式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效果有限。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在越南境内打的是运动战,战线变化频繁。我军不仅要侦察到敌军的番号、兵力等基本情况,还急需掌握敌军的防御、增援等计划,才能有效布防。按当时的情况,这些重要军情本该通过保密性更好的有线电话下达,然而由于我军的干扰,越军只能依靠原始的无线电台。



无线电台极易被窃听,这正是我军所期望的。战争伊始,这支神秘部队就负责监听越军无线电台。由于该部队保密程度极高,至今仍有诸多资料未解密。据一些入越作战的军官回忆,很多敌情都是前线总指挥提供的。要知道,前线总指挥坐镇国内数百公里之外,但其提供的情报竟比一线部队还详细,令人震惊。难道当时我国有了“天眼”,能远距离洞察越南境内的情况?显然不是。前线指挥部的情报主要来源于无线电监听。对于这支神秘部队而言,无形的电磁波比有形的枪炮更具威力。当时我军准备充分,截获越军电报后基本能解读内容。

越南北部多为高山峻岭,气候湿热,对无线电监听影响颇大。但我国这支神秘部队在恶劣条件下,始终坚守一线,全神贯注捕捉敌军的每一丝信号。对越自卫反击战开战前,我国就强调此战旨在给越南一个教训,因而在战场上采取速战速决策略。无线电监听对统计战果也大有帮助,虽然我军速战速决无暇统计,但越南的统计数据很快就被我国掌握。



这让我想起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情报战。在抗美援朝期间,我军也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敌军情报,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总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除了解放军的英勇进攻,这支隐蔽的电子对抗部队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