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柚花香满城,最美人间四月天”。

4月20日,《金果谣》新书发布会暨“U见花开”农文旅推介活动在常山县同弓乡艾佳太公山胡柚基地热闹启动。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对常山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度探索。


▲活动现场

以“柚”之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文艺界朋友和媒体共赴一场花事,在芳香四溢的胡柚林中赏柚花、品胡柚,感受浓浓的胡柚文化。在花香四溢的浪漫氛围中,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果谣》(周华诚著)正式发布。


▲现场揭幕

基地里,胡柚花恣肆绽放,在油亮翠绿的树叶烘托下,簇簇白花格外耀眼。“过去,胡柚曾是山间野果,如今却成为农民致富增收、不断出圈的‘共富金果’。《金果谣》是献给故乡大地的一曲长歌、常山文化底蕴的生动写照。写的不仅是‘让胡柚走出大山’的故事,还包含了常山人民在谋求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追求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伴随着柚花香,周华诚侃侃而谈。

一本新书,承载千年古县的厚重底蕴;一页篇章,谱写乡村振兴的奋进之歌。《金果谣》是一部以常山胡柚产业发展为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周华诚以细腻的笔触,以胡柚为脉络,串联起胡柚从田间到舌尖、从果品到文化的全景图,既是一部产业发展的“成长志”,更是一曲致敬奋斗者的“交响乐”。通过文字,读者将共同品味常山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感受“一只果”如何撬动“共富链”。

正如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赵波在致辞中讲到的:《金果谣》所讲述的,不仅是胡柚从“山野果”到“金果”的逆袭之路,更是常山人“选择一条孤独而光辉道路”的精神图谱——无论是农业带头人的敢为人先、普通果农的感恩执着,还是常山县各届领导干部的“一任接着一任干”,这些故事都在告诉我们:真正的传奇,从来不是偶然的奇迹,而是一代代人用热爱、担当与智慧,在时代的土壤中种下的希望。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金果谣》,不仅是为了一颗果实立传,更是为了致敬那些在土地上默默耕耘、在农文旅推广市场的奋勇拼搏的英雄们。我们相信,常山胡柚的“金果之路”,必将激励更多人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上,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基,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壮美诗篇。


▲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赵波发言

现场,浙江省作协诗创委主任、散文家孙昌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濮波与周华诚一起,分享了胡柚文化与文学创作的碰撞与融合,感受常山农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常山胡柚产业发展中心、常山图书馆、新华书店、南孔书屋受赠图书。



《金果谣》


作者 周华诚

出版日期 2025.04

https://e.tb.cn/h.6j8WfqvodmT7phk?tk=a7BJVXjkJiz HU287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以浙江的常山胡柚产业发展为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深入采访,精心创作,着眼于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与故事,重点书写了当地在发展胡柚产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壮阔情怀、奋斗精神和喜怒哀乐,反映了当地群众追求发展的动人故事,深情歌颂了大地上的劳动人民。时代波澜壮阔,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人生。

一颗胡柚的故事,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样本,是持续深化“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缩影。


周华诚,浙江常山人。稻田工作者,作家,浙江省首批“艺术乡建”带头人。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散文》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万字,大量作品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选刊收录。出版作品《仪式》《不如吃茶看花》《德寿宫八百年》《野外的事情》《流水辞》《春山慢》《寻花帖》《廿四声》《陪花再坐一会儿》《素履以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等30多部,其中《流水辞》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野外的事情》入选“1978—2023中国散文60强”书系。作品获三毛散文奖、草原文学奖、中国自然好书奖等。



↓ 点击名片,关注浙江人民出版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