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校探中考探校行”首站走进广州市培正中学。
逛校园过程中,家长们看到培正学子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
毓社金禧亭。
南都讯 在学校日常上课期间,亲临“梦校”感受学生学习、活动的真实校园氛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4月17日,在2025年广州中考招生季来临之时,“南都校探中考探校行”正式启动,首站来到有136年历史的广州市培正中学。学校教导处主任、老师为南都探校团开展有针对性的宣讲,还带领家长们逛校园、进行一对一答疑。当天是工作日,家长们还一睹学生们在校学习生活的真实情景,并在午饭时间与同学们一同在食堂就餐,为择校提供了具体可感、有价值的参考。
百年名校硬核更新
把初三年级教学楼改建成宿舍楼
当天上午10点,探校团跟随着广州市培正中学教导处主任林志杰的步伐,首先来到位于校园内的“美洲楼”,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宣讲。“美洲楼”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像这样的历史文物建筑,培正校园里有十栋。”林志杰向探校团介绍道。
林志杰提到,在2024年高考中,培正中学的升学情况凸显出了强劲的加工能力。与此同时,校园虽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为了给同学们更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在持续更新升级。
今年,培正中学新高一年级的宿位增至520个,“我们把初三年级的教学楼改建成宿舍楼,对宿位进行了扩充。预计能够满足新高一所有学生的住宿需求。”在食堂方面,学校拥有四个功能不同的食堂,支持千人同时就餐,配备空调及智慧点餐系统,打造“留住胃”的温暖校园体验。
林志杰强调:“培正不只是有历史底蕴,我们也在努力打造新时代的教育品牌。我们主打性价比,在市中心黄金地段,提供的不仅是优质教学资源,还有更灵活的成长选择。”据悉,培正中学将于5月5日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届时将有中大班、善正班展示学习成果,“欢迎家长带孩子现场感受百年学府的风采。”林志杰说。
探最原味的校园
家长点赞:能看到学生真实的状态
林志杰化身“导游”,带领探校团一一参观教学楼、宿舍、食堂、艺术楼、运动场,并实时讲解校园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方面的最新情况。家长们还围绕培正的招生分数线、志愿填报建议、育人理念、食宿安排等问题发问,“林主任和学校老师都给予了非常详细、耐心的回答。”其中一名家长说。
在逛校园的过程中,家长们看到了培正学子在运动场上朝气蓬勃挥洒汗水的模样,家长们还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校园各处的美景。
不少家长此次是特地请假前来参加南都的探校活动。家长陈女士表示,在听完林志杰主任的讲解后,她更直观地感受到,培正不仅历史悠久,校园的人文关怀、学习氛围也很到位。陈女士还提到,能在真实的校园学习、活动场景中看到学生的状态,对家长、学生择校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在学生上课的时候来探校,还有老师陪同讲解,让我对培正有了更深入和真实的了解。”
“培正非常出名,百闻不如一见。听说南都有探校活动,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家长钟女士特地从工作中请假赶来参加,她表示,与以往周末举行的校园开放日不同,此次工作日的“小团”探校形式让钟女士连连点赞。“老师不仅和我们重点讲解了学校历史和招生情况,我们还能看到学生真实的学习、运动、就餐等状态,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太棒了。”
参观过程中,最打动钟女士的是培正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培正的很多建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浓厚。学生们也很朝气蓬勃,校园环境非常好。”
中考招生答疑
今年总招生约648人 高中部将开设港澳项目
南都:入学之后是怎么分班的?
林志杰:今年预计招生12个班,其中有两个中大班、四个善正班、六个平行班。入学之后学校将按照中考成绩分班。高二选科后,将根据学生情况继续设置中大班、善正班和平行班。我们会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需求。
南都:学校今年的招生计划是什么?是否有扩招计划?
林志杰:与去年基本一致,总招生人数大约为648人。第一批次招特长生64人,第二批次招324人,第三批次招260人。
南都:今年培正中学的分数线大概能预估一下吗?
林志杰:2025年培正中学的分数线预估与往年大致一样,大约在第二梯度线往上10到15分。
南都:学校往年会录到第二志愿吗?第二志愿录取还能进重点班吗?
林志杰:往年录取过少部分上了第一梯度线、第二志愿填报了培正的学生,总体而言人数较少。这些学生也有机会进入重点班。
南都:学校往年外区生招满了吗?非老三区的学生报考大概需要多少分?
林志杰:多年来,培正中学的外区生都没有招满,去年也同样如此。去年外区生的录取线是675分,本区是672分。
南都:今年学校高中会有港澳子弟班吗?
林志杰:广州市培正中学初中部设有港澳子弟班,高中部未开设,但将开设港澳项目。作为广州市高校与普通高中协同育人的重点项目,培正与暨南大学在多方面深入合作,其中港澳项目是指港澳台侨学生以非户籍生身份考入读培正后,高一高二在培正接受优质教育,打好基础,高三以自愿形式到暨大接受专门的培训,考取中大等顶尖985,并冲刺清北。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杨晓彤 叶斯茗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视频:南都记者 马强
执行:叶可可 麦毓轩 叶斯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