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皇方济各离世的消息传来,全球天主教徒沉浸在哀悼之中,同时,关于下一任教皇的人选及未来走向也引发了广泛讨论。在美国,天主教徒们对此看法不一,意见分歧显著。

方济各担任天主教会最高领导人的十年间,凭借维护穷人权益、改革部分陈旧教会传统,赢得“人民教皇”的美誉。他曾公开表达对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痛心,与政界领袖就移民问题产生争执,还在公开场合呼吁和平,要求官员摒弃“恐惧逻辑” 。在社会议题上,方济各也展现出相对开放的态度,首次允许女性担任行政职务,呼吁接纳性少数群体,明确表示“同性恋不是犯罪”,甚至在纪录片中为同性伴侣争取民事结合法的保护。

部分美国天主教徒希望方济各的继任者能延续其进步路线。在天主教徒众多的马萨诸塞州,许多居民表达了对相似风格教皇的期盼。67岁的卡尔·萨维科称赞方济各超越宗教,真正欢迎所有人走进教堂;28岁的医学院学生朱莉娅·米特拉诺更是期待新教皇能更激进地推动变革,实现同性婚姻在教会层面的承认。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的研究数据也显示,大多数美国天主教徒支持女性成为牧师、承认同性婚姻,米特拉诺直言天主教会当下过于保守,亟需大刀阔斧的改革。

然而,并非所有天主教徒都期望教会继续向更进步的方向发展。79岁的保莱特·哈里加尔在得知教皇去世消息时,正在教堂礼拜,她将方济各视为“祝福”,但同时希望枢机主教们能选出一位坚定“支持生命”、反对改变教会堕胎教义的新教皇。方济各尽管坚持教会在堕胎问题上的传统立场,认定堕胎为“杀人”,但也曾写信宽恕堕胎者的罪行。皮尤研究还发现,反对教会社会改革的人群中,多数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弥撒,而支持改革者多为很少或从未参加礼拜的人。

方济各会修士威尔·泰瑞尔认为,新教皇需是能理解时代复杂性的温和派。在社交媒体信息繁杂难辨的当下,新教皇要肩负起引导教会不同派系度过混乱时期的重任。

此外,教会性侵丑闻依旧是天主教徒关注的焦点。教会性虐待幸存者权益组织强烈敦促下一任教皇杜绝掩盖性虐待行为,制定“性虐待零容忍法” 。尽管方济各任期内努力修复因神职人员性虐待丑闻受损的教会信誉,召开儿童保护峰会、制定神职人员报告性侵事件的规定,但在该组织看来,这些措施仍不够完善。2018年方济各访问爱尔兰时,也曾直面承认教会领导人在此问题上的失职。

下一任教皇将由枢机主教们在梵蒂冈城圣彼得大教堂秘密集会选出。在这一关键节点,美国天主教徒不同的期待与诉求,折射出天主教会内部的多元声音与复杂矛盾,而新教皇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引领教会前行,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