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判决结果尘埃落定,被告人席某某维持三年有期徒刑的原判。这一判决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部分声音认为这是“委屈你一个,安全一串人”,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深入剖析案件细节与法律依据,才能拨云见日,看清真相。



从案件经过来看,2023年1月30日,席某某与被害人经婚介机构介绍确定恋爱关系,5月1日订婚,5月2日下午,席某某在婚房内不顾被害人反抗,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事后被害人报警,一系列侦查、审判程序展开。一审法院以强奸罪判处席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席某某上诉后,二审法院依旧维持原判。据审判长介绍,被害人恋爱时明确表示不接受婚前性行为,案发时反抗明显,事后反应激烈,现场证据与证人证言形成完整链条,足以认定席某某违背被害人意志实施强奸行为。

“委屈一人安全一串人”这种观点,首先是对法律严肃性的轻视。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其裁决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大同订婚强奸案中,法院在审理时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并非简单草率定案。无论是现场勘查发现的卧室窗帘被拉下、客厅窗帘有烧痕,还是鉴定意见证实现场床单上的精斑和混合DNA基因分型,以及电梯监控视频呈现的案发后拖拽画面等,这些证据相互印证,构建起坚实的证据大厦,支撑着强奸罪的认定,绝不是所谓为了“安全一串人”而牺牲被告一人。

其次,这种观点可能源于对传统婚恋观念的固有认知。在一些传统观念里,订婚似乎就赋予了双方某种特殊权利,甚至将订婚与性行为默示同意划等号,认为男方支付彩礼后,性行为便顺理成章。但现代法律明确规定,强奸罪的核心在于违背妇女意志,无论双方处于何种关系,只要违背意愿强行发生性行为,就构成犯罪。这种传统观念作祟下的看法,忽视了女性作为独立个体拥有的性自主权,是对女性权利的不尊重,也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再者,该观点也反映出部分人对司法程序缺乏信任。男方家属在二审中提出诸多质疑,包括性行为实质性认定、证据合法性等问题,但法院并非置之不理。二审法院在审理时,全面审查了案件事实和证据,认定一审法院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有着严格的流程和监督机制,从侦查取证到审查起诉再到审判,每一个环节都有规范要求,目的就是确保司法公正,不会轻易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大同订婚强奸案的判决并非“委屈一人安全一串人”的无奈之举,而是法律对违背妇女意志、侵犯女性性权利行为的有力回击,是对法治原则的坚守,对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它给社会敲响警钟:在任何关系和情境下,尊重他人意愿是底线,法律不会因传统观念或片面舆论而动摇,只有尊重法律、敬畏法律,才能真正构建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