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5年2月17日,红星新闻报道,一名男子在爬山的时候发现了路边放着的一只黑色水桶,走近一看,里面居然泡着一只毛茸茸的东西。
很多人在看到水桶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脑补出了一场大戏,这名男子走近之后发现里面似乎是一只黄色的鸟。
他大着胆子将鸟给捞了起来,鸟的眼睛紧闭,身上也已经僵硬了,显然已经死了,之后还将这只鸟的尸体带回了家。
请来了专家帮忙鉴定,鉴定结果更是令人大吃一惊,这鸟十分罕见,在浙江杭州还是第一次见到实体,不过遗憾的是它已经死掉了。
那么这究竟是一只什么鸟呢?它又为什么会泡在水桶里面呢?
«—【·发现一只怪鸟·】—»
这名男子姓陈,他在2月16日的下午去杭州的富阳爬当地的一座神仙山。
大约在下午一点半的时候,他在山下就发现了一只脏兮兮的黑色水桶,出于好奇就过去看了一眼。
这一看不要紧,水桶里面居然泡着东西,它浑身黄色的羽毛,在水桶里一动不动,应该是已经死掉了。
陈先生就将它从水桶中捞了起来,是只长相奇怪的小鸟,鸟儿的眼睛紧闭,浑身僵硬,但是身上也没有什么外伤。
于是陈先生就猜测它很有可能是趴在水桶边上喝水,结果不小心掉了下去,然后溺死了,不过他十分好奇,这只有点笨笨的鸟究竟是什么鸟呢,会不会是某种珍稀野生动物呢?
为此,他赶紧联系到了浙江省的一位专家,专家通过陈先生拍的鸟的照片仔细观察,这鸟身上的羽毛以黄色为主,就连鸟喙都是黄色的,特征十分明显。
专家根据鸟的外貌特征,初步判断这应该是一只黄嘴角鸮,在当地也被称为小猫头鹰。
这种生物可是十分神出鬼没,在整个浙江的记录也是少之又少。
根据此前的记录,浙江省首次发现黄嘴角鸮的踪迹是在2019年4月,是有专家在浙江省丽水市的森林进行野外调查的时候,曾记录到了黄嘴角鸮的叫声。
此前在浙江杭州的淳安也曾记录到过黄嘴角鸮的叫声,但遗憾的是一直没能捕捉到实体的影像。
浙江省真正有黄嘴角鸮的实体记录是在2019年12月,云和县的派出所救助了一只黄嘴角鸮,浙江省这才有了有关黄嘴角鸮的实体和影像记录。
专家对于浙江再次出现黄嘴角鸮感到很激动,于是就想当面鉴定,确定鸟的身份。
陈先生对此表示同意,并将鸟的尸体带回了家,并简单地帮它整理了易容。
鸟浑身湿透,陈先生就用吹风机将它的毛发都吹干,鸟也变得更加栩栩如生,并且在陈先生的打理之下还睁开了大眼睛,看起来就像是活过来了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陈先生就开车将鸟送到了专家的工作室,请专家进行更仔细的辨认。
鸟的身体已经变软,专家对其践行了测量,确定这的确是一只黄嘴角鸮,虽然它已经死掉,但是它仍然是浙江杭州首次发现的一只黄嘴角鸮。
«——【·黄嘴角鸮·】——»
黄嘴角鸮属于鸱鸮科角鸮属,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小型鸮类,体长约为20厘米,翼展可达50厘米左右。
它的名字“黄嘴”来源于其显著的黄色喙部,而“角鸮”则因其头顶上方有一对明显的“耳羽”突起,看上去像是两只“角”,实为羽毛所致。
其整体羽色多为灰褐色或灰黄色,具丰富的斑驳和波浪状横纹,有助于在树干和林下落叶中完美伪装。
面盘不甚明显,眼睛大而圆,虹膜呈黄色至橙色,眼神锐利,视觉和听觉极其敏锐,是典型的夜行性猛禽。
黄嘴角鸮白天多隐匿于树洞、浓密树枝间休息,黄昏后才开始活动,它们主要以昆虫、小型哺乳动物以及部分爬行动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起到控制小动物种群数量的作用。
它们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和西藏东南部等地。
它通常出现在海拔1000到2500米的山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林带,尤其偏爱潮湿、植被繁茂的山地森林。
由于它们对生境要求较高,尤其偏好原始森林或次生林,对人类干扰较为敏感,因此往往不在城郊或开阔农田活动,这也使得黄嘴角鸮局部集中分布而整体较为稀疏。
虽然黄嘴角鸮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较为常见,但在东部沿海的浙江省却十分罕见,浙江多为低海拔丘陵和山地,海拔较高、原始森林保存良好的地区较少,不符合黄嘴角鸮偏好生活在中高海拔林区的生态需求。
再者浙江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化进程快,山林开发、道路建设等导致自然森林面积减少,野生动植物的生境逐步被切割、破碎,黄嘴角鸮难以建立稳定的繁殖种群。
因此,黄嘴角鸮在浙江被归为罕见鸟类,偶有记录的个体大多被视为“迷鸟”或“偶见种”。
在野外或城市边缘活动时,人们偶尔可能会遇到受伤、病弱或死亡的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
如果发现一只鸟类躺在地上或飞不动,先不要急于触碰,要观察其是否有明显外伤、是否还能活动。
野生动物尤其是猛禽类具有一定攻击性,而且许多物种受法律保护,擅自收养或搬动可能对它们造成二次伤害,也违反相关野生动物保护法规。
应第一时间联系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站、林业部门或专业的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可以拍照上传并告知具体地点、时间和动物状态,方便专业人员快速响应。
若确认动物已死亡,不应随意丢弃,可联系当地环保或林业部门统一处理,尤其是受保护物种的尸体需依法交由相关部门备案处理,切忌擅自保存或出售。
黄嘴角鸮虽非人们熟悉的常见鸟类,却是生态链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人们在与野生动物相遇的时候,也要学会科学应对、尊重生命,既是对这些珍稀动物的保护,也是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
参考:
红星新闻《小伙在富阳神仙山发现一只被淹死的怪鸟,仔细吹干羽毛送到博物馆,这竟然还是杭州的首次发现》,2025-2-17
澎湃新闻《新记录!黄嘴角鸮实体首现杭州》,2025-2-20